任爽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NA-200c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miRNA-200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3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观察组A)、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观察组B)、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中miRNA-200c的表达,并比较miRNA-200c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不同FIGO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表达。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中miRNA-200c表达依次为(2.891±0.183),(1.121±0.126),(0.431±0.069),观察组A miRNA-200c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B及对照组,观察组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A中,miRNA-200c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高表达,随着FIGO分期的进展、分化程度的降低,miRNA-200c的表达呈下调趋势。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miRNA-200c表达也明显下调,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200c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中可能具有类似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双重性作用。
- 陈志铭任爽纪妹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
- 抑制自噬对贝伐单抗诱导的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对贝伐单抗诱导的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贝伐单抗、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人结肠癌HCT116细胞48 h,Annexin V-FITC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酸性自噬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的表达。结果:贝伐单抗作用48 h对HCT116细胞的半数抑制剂量(IC_(50))为16 mg/L,3-MA的IC_(50)为5mmol/L。在此浓度下,3-MA单独作用可降低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贝伐单抗单独作用可增强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二者联用有拮抗作用(P<0.05)。3-MA和贝伐单抗单独作用均可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增强细胞中Caspase-9蛋白的表达(P<0.05),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抑制自噬可增强贝伐单抗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杀伤作用。
- 柴婷任爽张燕燕匡菁杨家梅
- 关键词:自噬贝伐单抗结肠癌凋亡
- miRNA-200c对卵巢癌A2780/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微小RNA-200c(miRNA-200c)过表达对卵巢癌A2780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的影响。方法建立A2780/DDP耐药细胞株,未经处理的对数生长期A2780细胞为对照组,将对数生长期A2780/DDP细胞分为空转染组和增强组,增强组使用miRNA-200c前体片段转染A2780/DDP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miRNA-200c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对DDP药物敏感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DR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空转染组比较,增强组miRNA-200c相对表达量增高为(4.65±1.23)、IC50明显降低为(11.20±1.62)μg/ml、克隆集落的数量较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为(21.1±2.1)%、MDR1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为(0.61±0.12)、P-gp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为(0.52±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200c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降低MDR1 mRNA及P-gp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A2780/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 陈志铭任爽纪妹
- 关键词:卵巢癌顺铂耐药
- 2020年某省级三甲医院临床检验危急值分析及改进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危急值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医疗过错的发生,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为推动危急值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统计并分析2020年临床检验危急值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省级三甲医院2020年临床检验危急值发生率、科室分布情况及危急值单项占比等,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结果临床检验危急值项目共18项,2020年临床检验危急值总数19017例,发生率为2.79%。发生危急值最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其次是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占比分别为25.92%、19.38%、11.72%。危急值排名前5的项目分别为: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T(TNT),占比分别为17.04%、16.69%、12.85%、9.45%、9.07%。发生率较高的前5项危急值的前3名科室分布情况如下。WBC:血液内科、肿瘤内科、妇科,占比分别为30.24%、10.98%、9.78%。PLT:血液内科、ICU、消化内科,占比分别为28.99%、21.15%、12.54%。CK-MB:ICU、消化内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占比分别为36.46%、21.81%、8.47%。MYO:ICU、心外科、消化内科,占比分别为31.05%、18.14%、17.58%。TNT:ICU、心外科、消化内科,占比分别为36.48%、24.88%、15.31%。结论在危急值制度管理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完善及修订适合自己医院的危急值项目及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疗服务质量。
- 任爽宋萍高展马子涵李敏
- 关键词:危急值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