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涛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3篇置钉
  • 2篇退行性
  • 2篇微创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退行性
  • 1篇腰椎退行性疾...
  • 1篇腰骶
  • 1篇腰骶椎
  • 1篇置钉技术
  • 1篇置入
  • 1篇退行性疾病
  • 1篇终板
  • 1篇椎弓根钉
  • 1篇椎弓根钉置入
  • 1篇椎弓根螺钉

机构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温涛
  • 4篇何二兴
  • 4篇郭倞
  • 4篇尹知训
  • 1篇郭志勇
  • 1篇皮斌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椎弓根镜下微创经皮椎弓根钉置入技术报道及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内窥镜系统——椎弓根镜系统,探讨在该系统下微创经皮置入椎弓根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椎弓根镜系统设计的工作通道为双通道,内镜通道用于放置小型内窥镜定位螺钉进入点,螺钉通道用于在内镜可视状态下置入椎弓根钉。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06接受微创腰椎融合术的16例腰椎间盘突出并退行性不稳,术中在椎弓根镜辅助下经皮置入长臂万向螺钉。记录单枚螺钉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置钉时X线暴露次数和置钉调整次数,术后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结果共置入78枚螺钉,单枚螺钉置钉时间7~26(9.8±5.6)min,置钉出血量5~33(10.3±7.8)ml,置钉时X线暴露次数1~5(2.5±1.6)次,置钉调整次数0~4(1.8±1.3)次。术后CT显示螺钉位置:0级72枚(92.3%),1级4枚(5.1%),2级2枚(2.6%)。3枚(3.8%)螺钉轻度侵犯小关节。本组术后随访6~18个月,无钉棒松动、断裂发生。结论新型椎弓根镜辅助下经皮置入椎弓根钉的安全性和精确性均较理想,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术中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X线暴露量。
何二兴郭倞尹知训郭炼锦高巨洲温涛邓贤超陈镜臣
关键词:椎弓根钉微创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tissue engineered bone to repair bone defects of human adipose stem cells combined with demineralized bone scaffol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combined with demineralized bone scaffold application...
何二兴郭倞凌钦杰尹知训温涛陈镜臣邓贤超
退行性腰椎脊柱侧凸Cobb角测量的可靠性研究:终板法对比椎弓根法
目的:对退行性腰椎脊柱侧凸Cobb角测量的终板法和椎弓根法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方法的可信度、可重复性及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158例退行性腰椎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患者...
郭倞邓贤超温涛陈镜臣尹知训郭志勇何二兴
关键词:脊柱侧凸COBB角
“探触法”置钉技术的可行性及其腰骶椎置钉精确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探触法”经皮置钉技术的可行性及其腰骶椎置钉精确性。  方法:  “探触法”,即用穿刺针先探触目标椎体的横突,当触及横突时,上下滑动穿刺针有落空感。然后穿刺针沿横突往内侧缓慢移动,直至感觉到关节突隆起处,以...
温涛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椎弓根镜辅助下置钉与传统经皮置钉治疗LDD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传统经皮置钉与椎弓根镜辅助下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采用经皮置钉的LDD患者30例,将其分为经皮组和镜下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术后复查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螺钉位置及融合率。结果经皮组置钉84枚,镜下组置钉70枚。两组术中平均出血、手术平均时间、C臂透视平均次数、住院平均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镜下组VAS及ODI分别为(2.50±1.30)分及(50.00±3.50)%,经皮组VAS及ODI分别为(3.00±1.50)分及(58.0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镜下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3.33%、80.00%;置钉位置经影像学复查,显示位置良好,病变节段融合良好,无螺钉松动。经皮组3枚(3.57%)螺钉位置偏差,行二次手术调整。结论椎弓根镜辅助下置钉治疗LDD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高于传统经皮置钉,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
皮斌郭倞陈镜臣温涛邓贤超郭炼锦高巨洲尹知训何二兴
关键词: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内固定术腰椎退行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