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晓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ARCOⅡ期与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步态功能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带血管腓骨移植对国际骨科循环学会(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行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病例89例(97髋)为研究对象,其中Ⅱ期42例(49髋),Ⅲ期47例(48髋);男73例,女16例,平均年龄39.5岁。手术前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对手术前后及不同分期之间的疼痛和步态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疼痛、步态功能评分信度均极好,疼痛、步态功能评分差值的相关性均较强。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ARCOⅡ期与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者术后疼痛评分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步态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前后步态功能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ARCOⅡ期与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术后步态功能及手术前后步态功能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可有效缓解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疼痛症状,并显著改善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步态功能,是治疗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 苏来提.肖合热提盛加根殷文靖徐明剑向富州李春晓朱振中
- 关键词:带血管腓骨移植信度
-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塌陷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带血管腓骨移植(FVFG)治疗股骨头坏死(AVN)的随访资料,探讨FVFG术后股骨头塌陷的高危时间窗和危险因素,为临床进一步优化FVFG术后随访和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筛选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FVFG治疗的AVN病例共307髋。入组标准:(1)年龄18~55岁;(2)AVN Ficat-ArletⅡ~Ⅲ期;(3)按计划进行随访且抵达随访终点。排除标准:(1)术后继发感染、排异等严重并发症;(2)未按计划随访、随访资料不全或抵达随访终点前失访。记录入组病例的年龄、性别、AVN诱因、AVN单双侧、AVN分期及术后股骨头有无塌陷并对以上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VFG术后股骨头塌陷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215例307髋病例,平均随访时间(51±26)个月,其中股骨头塌陷未进展率为84. 7%(260髋),股骨头塌陷进展率为15. 3%(47髋)。股骨头塌陷发生在术后3~24月,其中25%发生在术后3月内,50%在术后6月内,75%在术后15月内。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40岁(P=0. 021)和Ficat-ArletⅢ期AVN(P=0. 003)是FVFG术后股骨头塌陷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FVFG是一种有效的AVN保髋治疗方法。术后15月内是FVFG术后股骨头塌陷的高危时间窗,年龄较大和Ficat-ArletⅢ期是其风险因素;此类病人在FVFG术后应缩短随访时间间隔,减轻锻炼强度。
- 向富州殷文靖朱振中李春晓盛加根张长青
- 关键词:血管移植骨移植腓骨股骨头坏死
- 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复位固定技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9月,采用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25例老年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其中男3例,女22例;年龄65~87岁,平均73岁。致伤原因:摔伤19例,交通事故伤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分型:A2型10例,A3型7例,B3型3例,C1型5例。其中18例因骨折不稳定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之后复位丢失行手术治疗;7例未接受任何治疗。病程33~126 d,平均61 d。术前掌倾角(–16.0±3.1)°,尺偏角(10.8±7.0)°,桡骨短缩(11.2±3.6)mm,腕关节屈曲活动度(41.0±7.5)°,腕关节背伸活动度(42.0±6.3)°,握力为健侧的33.0%±3.1%。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5年,平均1.3年。X线片复查示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2周;关节面移位均<1 mm。末次随访时桡骨远端掌倾角为(13.1±3.2)°,尺偏角为(21.9±4.6)°,桡骨短缩(2.0±1.1)mm,腕关节屈曲活动度为(52.0±11.7)°,腕关节背伸活动度为(65.0±4.8)°,握力为健侧的84.0%±4.2%,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和Werley评分评价疗效,优15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4%。结论利用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设计上的优势,辅以适当的手术技巧,能较好地复位固定老年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 徐明剑向富州李春晓苏来提.肖合热提盛加根
- 关键词: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