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帅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鼻咽
  • 2篇CB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咽肿瘤
  • 1篇阳性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 1篇真空垫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9篇李帅
  • 5篇钟仁明
  • 2篇柏森
  • 2篇李晓玉
  • 2篇沈彬
  • 1篇李安
  • 1篇徐禹
  • 1篇斯海波
  • 1篇鄢希
  • 1篇郑鸿
  • 1篇罗婷
  • 1篇李光俊
  • 1篇曾羿
  • 1篇李燕
  • 1篇孙愚
  • 1篇田永明
  • 1篇李婉
  • 1篇王雪桃
  • 1篇曾露
  • 1篇彭旭东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锥形束CT引导鼻咽癌放疗中采用大匹配区域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验证锥形束CT引导鼻咽癌放疗中采用大匹配区域能否在保证放疗靶区精度的同时保障危及器官的安全性.方法 对26例锥形束CT引导鼻咽癌放疗的患者,共计323次锥形束CT图像进行离线分析.匹配区域分为大匹配区域(PTVRO...
钟仁明闫昱萤王雪桃李帅周继丹李婉彭旭东
某院158名ICU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ICU 护士对住院患者隐私保护的行为,为分析针对ICU 住院患者如何进行隐私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四川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及培训的180 名ICU 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行为进行...
李帅徐禹田永明
非编码RNA对骨质疏松胶原蛋白的影响
2022年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及其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被发现。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ncRNAs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间的联系,而忽略了其对骨质疏松进展中胶原蛋白的作用。本文将以胶原蛋白为切入点,探究在骨质疏松病程中ncRNAs对胶原蛋白基因和代谢的影响,发掘ncRNAs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价值。
李帅曾羿沈彬
关键词:非编码RNA胶原蛋白骨质疏松
四面体框架核酸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2022年
目的 介绍四面体框架核酸(tetrahedral framework nucleic acids,tFNA)的特点,重点综述其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之间作用的联系,进一步展望tFNA在OA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构建miR-tFNA功能化复合体治疗OA的新思路。方法 查阅国内外关于tFNA的最新研究,分析tFNA作用机制及与OA、miRNA的联系。结果 tFNA作为一种新型载体,不仅可以作为具有治疗作用的小分子载体而间接发挥OA治疗作用,其本身也可以通过调节软骨细胞发挥直接治疗作用。tFNA与miRNA结合性良好,构建搭载miRNA的tFNA功能化复合体治疗效果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验证,且与其他载体相比tFNA具有优势。结论 tFNA是一种新型的框架核酸结构,在OA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miR-tFNA功能化复合体可能是OA治疗的一条新思路。
李帅斯海波沈彬
关键词:微小RNA骨关节炎生物载体
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的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RR)及病理完全缓解(p CR)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年总生存率(OS)及5年无病生存率(DF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近期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愚李帅罗婷郑鸿鄢希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新辅助化疗HER-2乳腺癌
CBCT机械稳定性验证
目的 由于医用直线加速器作为肿瘤放射治疗的主导设备,图像引导技术现在也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中.对图像引导技术的安全保证与稳定的保证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所以我们将探讨验证在图像引导技术中所应用的干伏级锥形束CT中心与加速器...
曾露李帅钟仁明
CBCT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钛夹标记位置变化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钛夹标记位置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间收治的14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的锥形束CT影像,分别测量胸壁以及每个钛夹在放疗过程中的误差.将钛夹的位移与钛夹的相对位置、乳腺体积、胸壁切线垂直距离以及乳腺最大厚度等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胸壁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分别为4.42、3.44、5.13 mm和3.55、3.07、4.54 mm.钛夹相对胸壁有较大的位移,主要集中在左右方向,最大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4.39、2.42 mm.钛夹位移与乳腺体积、乳腺的厚度无明显相关(P〉0.05).钛夹头脚方向的相对位置与最下、最外、最前与最后钛夹的位移相关(P〈0.05).最上钛夹的近胸壁组与远胸壁组的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乳腺癌放疗中采用真空垫进行体位固定时存在较大的摆位误差,钛夹在放疗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位移,不推荐使用同步加量照射技术;缺乏良好的固定可能是钛夹存在较大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钟仁明肖青赵建玲李燕叶程伟李帅柏森李光俊
千伏级CBCT引导鼻咽癌IMRT中不同图像配准方式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比较千伏级CBCT引导下鼻咽癌IMRT中不同图像配准方式对配准结果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2-2013年24例鼻咽癌IMRT患者560次治疗前初次摆位的千伏级CBCT图像做离线配准分析.分别选取骨与灰度的平移误差加旋转误差配准方式(BoneT+R与GreyT+R),以及单纯灰度平移误差配准方式(GreyT),并对配准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BoneT+R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靶区中心平移误差与旋转误差分别为(-0.11 ±1.35)、(0.40±2.09)、(0.95±1.56) mm与1.06°±0.67°、0.01°±1.28°、0.92°±1.00°;GreyT+R的平移误差与旋转误差分别为(-0.02±1.06)、(0.68±1.92)、(0.81±1.46)mm与0.85°±0.61°、-0.05°±1.32°、0.91°±0.72°;GreyT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58±1.02)、(0.52±1.89)、(0.44±1.43) mm.除BoneT+R与GreyT+R旋转误差在上下、前后方向上相近外(P =0.05、0.62),其余均不同(P=0.00~0.01).结论 用千伏级CBCT引导鼻咽癌IMRT时,在三维方向上的配准结果因图像配准方式不同而有差别.选择自动配准方式时,若要纠正旋转误差建议选择GreyT+R方式;不纠正旋转误差时建议可先选择GreyT+R方式观察有否旋转误差>2°或3°(视各放疗中心要求而定),若有则需重新摆位,若无则重新选择GreyT方式,必要时辅以手动修正.
李晓玉周继丹钟仁明李安李帅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图像配准
真空垫固定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真空垫固定乳腺癌患者在锥形束CT(CBCT)引导下行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的摆位误差及其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12月CBCT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6例,年龄25~68岁,中位年龄49岁。均使用真空垫加楔形板固定,CT增强扫描定位;CBCT引导下执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分析比较5周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以及其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平移误差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三个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3.05 mm和2.72 mm、3.14 mm和4.01 mm、3.84 mm和3.62 mm。旋转误差在Xr轴(左右)、Yr轴(头脚)、Zr轴(前后)三个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为1.20°和0.95°、1.12°和1.15°、0.98°和0.87°。系统误差Z轴方向最大,随机误差Y轴方向最大。平移误差所有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在4.01 mm以内。旋转误差所有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在1.20°以内。在头脚方向,第5周平移误差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达到4 mm,且均大于第1周(P<0.05)。整个放射治疗周次中,平移误差3 mm以内发生率为40.1%~68.9%,5 mm以上发生率为17.4%~35.0%。结论使用真空垫固定的乳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应加强Y、Z轴的固定。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放射治疗后期,Y轴存在较大误差,推荐每周图像引导。
叶程伟周继丹李帅李晓玉钟仁明柏森
关键词: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图像引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