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妙珍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护理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居家
  • 2篇康复
  • 2篇梗死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行为转变理论
  • 1篇血性
  • 1篇延续护理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护理
  • 1篇照明
  • 1篇照明灯
  • 1篇肢体
  • 1篇肢体康复
  • 1篇生活自理

机构

  • 6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梁妙珍
  • 5篇梁素芳
  • 3篇高玉韶
  • 3篇刘乐乐
  • 2篇蒋雅兰
  • 1篇李菊红

传媒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输液夹板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液夹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三个放置槽,三个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三种颜色板,三种所述颜色板的顶部设置有拉环,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观察框,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位于观察框的底部设置有标识框,所述固定...
梁妙珍张景芬
家属参与式个案康复训练在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索家属参与式个案康复训练在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整体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式个案康复训练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力、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个案康复训练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蒋雅兰吕婉敏梁素芳冯燕琼梁妙珍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生活自理能力
PDCA循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神经内科2019年2月—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5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0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成立PDCA循环团队,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四个阶段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rathel指数(BI)评估日常生活功能,采用Brunnstrom量表评价偏瘫运动功能。结果实施干预后,研究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干预后,研究组Brunnstrom量表的上肢、手、下肢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能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
高玉韶冯燕琼张丽平刘乐乐梁素芳梁妙珍
关键词:PDCA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早期康复
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在促进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在促进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就诊的脑卒中患者72例,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施行常规护理+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一次成功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蒋雅兰梁素芳李菊红冯燕琼梁妙珍
关键词:冷刺激脑卒中球麻痹
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2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居家护理,研究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躯体运动能力[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自我管理行为(采用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NIHSS评分、神经功能障碍评价、SPBS评分、负担评价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FMA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可改善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躯体运动功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冯燕琼刘乐乐高玉韶梁妙珍梁素芳
关键词:居家护理脑梗死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行为
基于“互联网+”应用下信息化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延续护理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应用下信息化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江门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8例纳入研究,随机均分为干预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及随访管理方式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互联网+”应用下信息化管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血脂指标(LDL-C、HDL-C、TG、TC)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脂指标(LDL、HDL、TG、TC)水平和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HDL-C水平、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2组LDL-C、TG及TC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居家延续护理干预中,能有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冯燕琼刘乐乐高玉韶梁妙珍梁素芳
关键词:脑卒中信息化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