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强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镀锌
  • 1篇镀锌板
  • 1篇原位统计分布...
  • 1篇热镀
  • 1篇热镀锌
  • 1篇热镀锌板
  • 1篇冷轧
  • 1篇激光诱导
  • 1篇激光诱导击穿
  • 1篇激光诱导击穿...
  • 1篇光谱
  • 1篇光诱导

机构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酒泉钢铁(集...
  • 1篇钢研纳克检测...

作者

  • 1篇刘杰民
  • 1篇刘燕
  • 1篇阮强

传媒

  • 1篇冶金分析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冷轧热镀锌板表面条形缺陷的分析及形成原因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LIBS-OPA)、扫描电镜结合能谱仪(SEM/EDS)对冷轧热镀锌板表面条形缺陷处的元素进行了分布分析,并探讨了缺陷的形成原因。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对镀锌板表面进行了面扫描,扫描区域包含镀锌板表面的条形缺陷,并作出铝、铬、钙、碳、铁、硅、铜、锰、钠、镁、钾和锌等12种元素的强度二维分布图及线分布图,结果表明在缺陷中心处,锌和钾的含量比正常部位低,铝、碳、钙、铬、铜、硅、锰、钠、镁等元素在缺陷中心处的含量比正常部位高;在缺陷中心的两侧,铁、铝2种元素存在两条断续的高含量带,碳元素存在两条低含量带。同时,用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对镀锌板表面正常部位和缺陷部位进行线扫描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缺陷部位,碳、氧、铝3种元素的含量明显比正常部位高,锌的含量比较低,而钙和钾含量变化表现不明显。SEM/EDS结果与LIBS-OPA检测结果一致,将两种手段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得知缺陷部位所含成分主要为氧化钙和氧化铝,由此推测缺陷可能是由保护渣夹杂所致。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为缺陷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对镀锌板生产工艺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邵慧琪阮强刘燕杨春刘杰民贾云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