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然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上海农田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筛查
- 2024年
- 为探究路边农田土壤中未知有机物赋存情况,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上海不同道路等级路边农田土壤(n=8)中的有机物进行了非靶向定性筛查.通过空白过滤和谱库匹配(相似度大于700),在所有样品中均检出了1000多个质谱峰,其中,与谱库保留指数偏差在±2%以内的物质数有275~341种.所有采样点共同检出的有机物有66种,信噪比较高的前10种物质主要是多环芳烃类、邻苯二甲酸酯类、苯酚类、噻吩类和四氯乙烷类.费雪比值(Fisher ratio,FR)法分析揭示出具有明显道路等级差异的化合物有29种(FR为22.6~60.3),而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化工产品、生物医药和个人护理品等产品,推断其差异主要受控于邻近区域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居民生活源排放的影响.元素组成分析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有机物组成主要以CHO和CH为主,峰面积占比分别为39.9%~59.1%和30.2%~45.8%.对人为源有机物进一步地分类分析,发现烷烃、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是上海路边农田土壤中含量较高的3类污染物,表明汽油柴油燃烧、轮胎磨损、润滑油挥发泄漏等交通源排放对路边农田土质的影响不容忽视.总的来说,全二维技术能够准确地定性筛查出农田土壤中大量未关注的有机污染物,为今后污染管控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杨静邬言李月刘欣然杨丁业金芮合丁方方李晔刘敏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农田土壤
- 典型场地土壤剖面中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
- 2024年
- 场地土壤中存在多种环境污染物,严重威胁城市土壤和地下水安全.而深层土壤中的新型污染物研究较少,例如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需要及时监测和治理.本研究选取河北邯郸明芳钢铁场地为研究区域,采集了3根4 m的土壤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了其中四大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共17种抗生素的含量,运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深度土壤中ARGs的种类、相对丰度和贡献物种.研究结果表明,总抗生素污染浓度范围在2593.2~4279.5 ng/g之间,其中磺胺类抗生素(SAs)为166.1~1103.8 ng/g,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为993.3~1330.4 ng/g,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为4.0~104.8 ng/g,四环素类抗生素(TCs)为1269.5~2077.6 ng/g,与其他区域土壤中抗生素浓度相比,污染处于中度水平.土壤剖面中,SAs在浅层土壤(0—150 cm)中占比高于深层土壤(150—400 cm).MLs在深层土壤(350—400 cm)中有较多的累积.TCs和FQs的占比在各土壤层中均较高,是检测到的主要抗生素类别.四大类抗生素对应的ARGs丰度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其中大环内酯类ARGs相对丰度最大,检出频率为0.92×10^(5)~1.44×10^(5).物种贡献度统计结果表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对四大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均具有最大的贡献.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抗生素在场地土壤中的分布迁移特征,而ARGs在深层土壤中的污染不容忽视,可能会污染地下水,增加抗生素耐药菌的传播.
- 关铭茵刘欣然刘敏杨静谢泽莹张庆玲李倩
- 关键词: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一种河口多环境介质中42种抗生素的同步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河口多环境介质中42种抗生素的同步检测方法。本发明将河口待测样品、磷酸盐缓冲液和甲酸的甲醇‑乙腈溶液混合进行多次超声萃取,多次超声萃取得到的萃取液合并后顺次进行pH值调节和浓缩...
- 杨静刘欣然李倩李月黄晔
- 深度学习视角下物理思维型课堂的构建
- 2025年
- 依托深度学习理论与科学思维教育策略,深入探讨在物理课堂中,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出发,构建思维型课堂的有效途径.其核心聚焦于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利用输出式学习策略,推动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以此加深知识的内在处理,激发批判性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实际应用.实践部分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进行了具体探究.
- 刘欣然刘金梅金琪诚
- 关键词:高阶思维
- 长江河口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污染物转化[1]、营养物质循环[2]和健康生态系统维系[3]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口的天然环境梯度使其成为研究微生物对环境因子尤其是污染物响应的理想生境。
- 刘欣然陈星刘敏
-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多环芳烃降解菌定量PCR生物修复
- 化学氧化剂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本文通过模拟修复实验,研究了类Fenton试剂和活化过硫酸钠对焦化厂和炼油厂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焦化厂土壤经类Fenton和活化过硫酸钠处理后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0%和97%,炼油厂土壤经处理后的最佳去除率则分别为86%和91%。两种土壤均表现为活化过硫酸钠的处理效果优于类Fenton试剂,但达到最佳去除效果时所需的氧化剂剂量不同。且两种氧化剂较安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氧化剂对NAP、ACY、ACE、ANT和Ba P等PAHs去除效果较好,而FLA、B[b/k]F等PAHs的去除率相对较低。焦化厂土壤经处理后,低环PAHs的去除率比高环高出5%~39%,而炼油厂土壤的高环PAHs去除率比低环高出3%~13%。反应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也相应下降。同等剂量下,活化过硫酸钠处理后有机质的降解率比类Fenton试剂高。
- 黎舒雯陆敏刘敏刘欣然葛荣荣
-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污染氧化剂
- UbD视域下高中物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例
-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中,“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广泛探讨的核心议题,教师们的关注点亦在逐步转变,由原先的单纯注重分数转变为兼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单元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形成“大概念...
- 刘欣然
- 关键词: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 场地土壤污染物归趋、风险评估和修复治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以及重污染企业地理位置的变迁,使得多数城市产生大量可再利用再开发的场地。当前场地土壤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峻,对场地土壤开展污染物来源识别,成因解析和防控管理等已成为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的研究重点。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场地土壤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风险评估、治理修复等研究进展,发现场地中污染物的来源、输送的“源-汇”关系和不同介质/界面间迁移转化机制等环境行为的综合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风险评估框架与方法仍具有一定的不全面性和不确定性;绿色可持续联合修复技术已成为土壤修复治理的核心。未来需加强场地土壤“多来源、多途径、多介质、多界面、多尺度”环境过程和机理以及“排放来源、输送途径、迁移转化、动态累积”生态风险评估的系统研究,发展绿色可持续修复功能材料和技术,以期为我国本土场地土壤污染防控管理与修复治理提供依据。
- 金芮合刘敏何尔凯李晔黄晔杨静刘欣然
- 关键词:风险评估
- 城市自然地理学:城市地表格局演变与内涝灾害过程模拟
- 城市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系统各自然要素时空变化特点、规律及演变过程、自然与人为要素之间相互耦合作用、自然要素变化对城市系统的响应模式、回馈机理,进而为城市发展、管理做出评价、模拟、预测和调控的学科.城市自然地理学问题的出...
- 刘敏许世远侯立军王军杨毅陆敏刘欣然
- 关键词:情景模拟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