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诚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阻塞
  • 3篇再灌注
  • 3篇灶性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中动脉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小鼠
  • 3篇脑缺血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局灶
  • 3篇局灶性
  • 3篇局灶性脑缺血
  • 3篇局灶性脑缺血...
  • 3篇灌注
  • 3篇大脑
  • 3篇大脑中动脉
  • 3篇大脑中动脉阻...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向坤
  • 3篇何萍
  • 3篇柯晶晶
  • 3篇陈诚
  • 3篇吴艳秋

传媒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十四届中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并予以评价.方法 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I/R模型组30只.改良线栓法制各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邓之婧陈永畅陈诚柯晶晶吴艳秋王向坤何萍
关键词: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大脑中动脉阻塞动物模型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I/R模型组,DMY高(500 mg·kg-1)、低剂量(250 mg·kg-1)组。改良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缺血3 h再灌注24 h;术前10 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并在缺血前1 h及再灌注后12 h各给药1次。再灌注24h后观察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取脑测定脑梗死比(%)及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数皮层半暗带区神经元数目,同时测定脑组织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MY 500 mg·kg-1可减轻脑I/R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脑梗死比和脑含水量,改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增加皮层半暗带区神经元数量(P<0.05,P<0.01);DMY 500 mg·kg-1还能明显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及提高SOD、GSH-Px活性(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DMY 250 mg·kg-1可降低脑I/R损伤后脑梗死比(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 DMY对局灶性脑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邓之婧陈永畅柯晶晶吴艳秋陈诚王向坤何萍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中动脉阻塞抗氧化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并予以评价。方法将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I/R模型组30只。改良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比(%)、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及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评价模型可靠性。结果模型存活率为83.33%,造模总成功率为76.67%。假手术组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为0分,脑梗死比为0,脑含水量(77.29±0.45)%。I/R模型组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42±0.63)分,脑梗死比为(23.03±3.42)%,脑含水量(83.18±1.65)%,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病理检查出现典型脑梗死病理改变。结论改良线栓法成功建立简便、可靠的小鼠局灶性I/R模型。
陈永畅邓之婧陈诚柯晶晶吴艳秋王向坤何萍
关键词: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大脑中动脉阻塞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