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玮琪

作品数:31 被引量:350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血管
  • 18篇卒中
  • 13篇缺血
  • 12篇血管病
  • 12篇脑血
  • 12篇脑血管
  • 11篇血性
  • 8篇缺血性卒中
  • 7篇预后
  • 7篇致残
  • 7篇致残性
  • 6篇血管事件
  • 6篇脑血管病
  • 6篇脑血管事件
  • 4篇动脉
  • 4篇血小板
  • 4篇轻型
  • 4篇卒中患者
  • 4篇脑卒中
  • 4篇急性

机构

  • 3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1篇陈玮琪
  • 26篇王伊龙
  • 18篇王拥军
  • 7篇刘丽萍
  • 6篇潘岳松
  • 6篇荆京
  • 4篇郭蕾
  • 3篇赵性泉
  • 3篇陆正齐
  • 3篇刘改芬
  • 3篇李子孝
  • 3篇王春雪
  • 2篇周国钰
  • 2篇徐运
  • 2篇朱以诚
  • 2篇王丽华
  • 2篇谢春明
  • 2篇杨晓萌
  • 2篇孙莉
  • 2篇倪俊

传媒

  • 19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峰会...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0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脑小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及名词标准化定义——来自中国卒中学会的专家共识被引量:6
2024年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STRIVE)发布以来,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得到了初步的分类与标准化。然而,在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对SVD影像特征的认识和应用仍存在诸多不一致和不规范之处。随着对SVD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索与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SVD影像特征和定量标志物被相继发现,为SVD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且精准的信息。在此基础上,STRIVE-2应运而生,以期能更全面地揭示SVD对脑功能与结构的影响。为了规范中国SVD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和诊断,本共识将在STRIVE-2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动SVD影像学诊断术语的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进步。
陈玮琪徐佳洁陆瑶王玲曹瑾怡陈鸿宾郭蕾吕琰琛汤晗王赞徐非凡颜庭梦应云清仲伟逸周蓉陆正齐程忻王伊龙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
THRIVE评分预测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和死亡的外部验证研究
目的Totaled Health Risks in Vascular Events(THRIVE)评分是预测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不良预后和死亡风险的评分工具。本研究目的是在中国卒中患者中验证THRIVE评分的预测效能,并...
陈玮琪刘改芬Jiming Fang王伊龙宋彦丽潘岳松李昊刘丽萍王春雪赵性泉王拥军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不良预后
文献传递
胰岛素抵抗与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对无糖尿病史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患者卒中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使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 R)指数对胰岛素抵抗进行评估。根据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使用四分位法将无糖尿病史的NICE患者分为4组。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为90 d新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利用多元Cox回归模型校正潜在协变量,评估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与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与卒中复发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25例NICE患者。根据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分组,4组界值分别为Q1(HOMA-IR指数﹤1.35)、Q2(1.35≤HOMA-IR指数﹤2.17)、Q3(2.17≤HOMA-IR指数﹤3.39)及Q4(HOMAIR指数≥3.39),4组患者人数分别为585例、575例、585例及580例。90 d随访时,共出现167例卒中复发,其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为68例,阿司匹林组为99例。与Q1组(6.3%)比较,Q2组(9.2%,校正HR 1.56,95%CI 1.01~2.41,P=0.04)、Q3组(5.6%,校正HR 1.04,95%CI 0.64~1.69,P=0.89)和Q4组(7.6%,校正HR 1.35,95%CI 0.85~2.15,P=0.21)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均未明显上升。结论本研究未在NICE患者中发现胰岛素抵抗与卒中复发风险升高相关。
陈玮琪张国军潘岳松林金嬉梁宪红李上智王伊龙荆京赵性泉刘丽萍王拥军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预后卒中复发
外泌体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健康。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主动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外囊泡。近些年研究发现,在脑血管病发生后,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工具,参与调节免疫反应、重塑神经血管、保护神经、抑制神经元自噬等过程,且在不同疾病的不同时期外泌体内容物含量不同。因此,外泌体在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示了极大的潜能。外泌体还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安全性,是实现药物在脑内的靶向递送的理想药物载体。本文对外泌体形成和特征及其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叶瑾怡江凌玲陈玮琪王伊龙
关键词:外泌体脑血管病MIRNA脑卒中
RNF213基因相关脑血管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intracranial major artery stenosis/occlusion,ICASO)是我国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病因之一。既往研究提示其与烟雾病在受累血管分布、种族差异性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环指蛋白213(ring finger protein 213,RNF213)基因是烟雾病的易感基因。研究发现该基因与ICASO、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瘤同样具有相关性,提示RNF213基因可能与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就RNF213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等问题进行概述。
周宏宇索阅陈玮琪王拥军
关键词:烟雾病颅内动脉狭窄缺血性卒中基因多态性
吸烟对急性轻型卒中或TIA患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的血小板反应性及临床结局比较的影响
目的: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使用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事件复发的吸烟者相比于不吸烟者临床获益更多。吸烟状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吸烟对急性轻型卒中或TIA患者替格...
杨营营潘岳松陈玮琪孟霞刘丽萍王拥军王伊龙
关键词:吸烟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卒中的精准抗血小板治疗被引量:6
2018年
抗血小板治疗作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多个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改善脑卒中预后。然而,随着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有一部分患者对相同处方的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更佳,这部分患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质,包括相同的病因和发病类型,以及相似的蛋白及代谢组学因素等。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如果对于该部分患病人群进行积极正确的抗血小板治疗,则可以进一步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获得更佳的脑卒中预后,实现缺血性脑卒中的精准抗血小板治疗。本文将针对可从抗血小板治疗中额外获益的患病人群的共同特质,来对缺血性卒中的精准抗血小板治疗进行综述。
王婷婷陈玮琪王伊龙
关键词:卒中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脑小血管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规范专家共识被引量:11
2021年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CSVD的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CSVD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异质性,以及对本病缺乏共识,均可影响相关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为了给CSVD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增加特异性药物的选择,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联合起草本共识。期望规范CSVD相关临床试验来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CSVD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陈玮琪潘岳松陈霞柏峰曹勇军范玉华胡波刘军毛玲倪俊曲辉孙莉孙中武王丽华吴波吴丹红谢春明许予明徐运赵性泉周国钰朱以诚王春雪David Wang陆正齐王伊龙王拥军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关键词:临床试验设计药物试验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诊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脑小血管病(CSV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受累所导致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1],占卒中病因的20%、痴呆病因的45%[2-3],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常见疾病。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多种引起CSVD的致病基因被发现,CSVD继而被粗略地分为散发性和遗传性CSVD,其中遗传性CSVD约占5%[4]。与散发性CSVD相比,遗传性CSVD在基因特点、临床分类、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方面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诊疗方面也有区别。然而,除Fabry病(FD)外,目前尚无针对遗传性CSVD的有效临床治疗手段。本文结合国内外指南及相关文献,对目前研究较多的遗传性CSVD进行综述,概述其近年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郭蕾江凌玲陈玮琪王伊龙
THRIVE评分预测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和死亡的外部验证研究-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
陈玮琪刘改芬JimingFang王伊龙宋彦丽潘岳松李昊刘丽萍王春雪赵性泉王拥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