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辉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论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总体思路及主攻方向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全面分析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三个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需求,阐述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指出“十四五”时期,陆海统筹实施综合治理攻坚战的主攻方向是强化陆海统筹的氮磷污染物联防联控,深化河流—海洋生物生态协同保护,推进海洋环境风险精准防控,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海湾。
- 许妍梁斌马明辉
- 关键词:陆海统筹重点海域
-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发现夜鹭繁殖地
- 2018年
- 2018年4月15日,在大连市花园口经济区明阳镇肖泊村附近山林发现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繁殖地,经现场观察统计,夜鹭种群数量约150只。该区域还栖息有白鹭87只,大白鹭16只,绿鹭6只,鸳鸯2只。华北落叶松为鹭类的营巢树种。肖泊村是夜鹭繁殖和栖息地,为辽宁地区新发现纪录。
- 洛昊马明辉马明辉李冕梁斌
- 关键词:夜鹭栖息地繁殖地
- 渤海与主要国际海湾水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切萨皮克湾、欧洲波罗的海、日本濑户内海及东京湾开展了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采取了一系列减少氮和磷向海洋输入的行动。经过30余年,上述海域总氮和总磷输入量明显减少,尤其是东京湾的总磷输入量减少70%以上。但是海水水质改善程度远低于减排幅度,切萨皮克湾水质达标率增幅仅为15%左右,日本濑户内海和东京湾的总氮、总磷浓度降幅仅为30%左右,波罗的海总体治理效果更差,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浓度未见明显减少。相比之下,我国渤海海域直排海污染源中氨氮、总氮及总磷入海量削减十分显著,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削减幅度均在50%以上,其中氨氮削减超过9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持续降低,降幅近90%。可见,渤海氮、磷削减幅度和水质改善程度均远超上述几个国际主要半封闭海域,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效显著。
- 于春艳朱容娟隋伟娜许妍梁斌鲍晨光马明辉
- 关于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保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系列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加强制度建设正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九大又再次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制度,从倡导到落实已全面展开。海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是保障国家安全、缓解陆域资源紧张、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撑系统,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已经成为深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归纳和分析现有生态文明制度为切入点,从改革体制和完善机制两方面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机制的改革策略进行了研究,系统构建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框架,并提出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推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 许妍梁斌洛昊于春艳兰冬东马明辉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 关于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评价体系的思考被引量:4
- 2021年
- 本文围绕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内涵与目标要求,在分析新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和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总体进程的基础上,提出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评价的总体考虑,并结合海湾类型特点,围绕环境质量、生物生态、人海和谐、综合治理能力四方面提出美丽海湾评价的内容要求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考虑,为探索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方向与路径提供了参考。
- 许妍梁斌兰冬东于春艳李方马明辉
- 关键词:指标体系海洋生态环境
-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体系优化与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项目成果
- 2019年
-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体系优化与综合服务平台开发"(201005014)在充分掌握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和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体系的评估技术和优化技术体系,集成了海洋环境评价的技术体系,构建了综合、高效的海洋环境信息服务平台.
- 马明辉于春艳
- 关键词:海洋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公益性行业
- 渤海、黄海沿岸几种经济贝类及其生存环境中的异养细菌被引量:14
- 2002年
- 报道渤海、黄海6个重点沿岸海域(吕四、青岛、北戴河、盘锦、大连、庄河)海水和沉积物及经济贝类样品中的异养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整个渤海、黄海沿岸海域经济贝类体内异养细菌总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3)~1.6×10^(6)cfu/g湿重,平均值为2.7×10^(5)cfu/g湿重,其中异养细菌总数最高的样品是在吕四沿岸3号站采集的四角蛤蜊(1.6×10^(6)cfu/g湿重),其次分别在北戴河沿岸2号站采集的杂色蛤(1.2×10^(6)cfu/g湿重)和毛蚶(1.1×10^(6)cfu/g湿重),而异养细菌总数最低样品是在青岛沿岸采集的镜蛤(2.0×10^(3)cfu/g湿重)和在大连沿岸采集的太平洋牡蛎、紫贻贝和皱纹盘鲍(≤5.0×10^(3)cfu/g湿重).该海区表层海水中异养细菌总数变化范围为2.5×10^(5)~1.0×10^(8)cfu/dm^(3),全海域平均值为1.2×10^(7)cfu/dm^(3).表层沉积物中异养细菌数量变化范围为2.8×10^(3)~7.5×10^(5)cfu/g干重,全海域平均值为1.3×10^(5)cfu/g干重.根据上述结果和欧共体委员会(93/51/EEC)指令要求,对各海区贝类卫生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 林凤翱卞正和关春江冯志权马明辉贺杰张映
- 关键词:异养细菌卫生质量经济贝类沉积物
- 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在全面分析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和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应加强陆海统筹,切实削减氮磷入海总量;严格控制填海工程,坚决遏制滨海湿地丧失的势头;围绕关键海洋关键生态过程,实施生态恢复修复工程;加强海洋灾害风险管控,有效预防海洋环境灾害发生;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为我国近岸海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兰冬东朱容娟李冕于春艳许妍鲍晨光马明辉
- 关键词: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
- 海洋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舟山近海海域为例
- 以舟山近海海域海洋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舟山自然环境特征和海洋生态系统基础上,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建立海洋生态功能分区的技术方法体系,运用GIS技术和聚类分析法将舟山海域划分为3个一级区和12个二级区,并结合区内生...
- 于洪军许妍兰冬东梁斌马明辉
-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划
- 辽东湾近岸冰区生态环境初步调查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1996年1月26~31日,在辽东湾近岸冰区选设4个站位进行了一次内容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调查研究,其项目包括温度、盐度、pH、DO、COD、TOC、POC、营养盐、微生物、叶绿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结果表明,辽东湾近岸冰区营养盐含量丰富,叶绿素a含量较低,存在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海水中硝酸盐、铵盐和磷酸盐含量均为冰中含量的1.5倍左右,海水中硅酸盐含量是冰中的4.16倍,亚硝酸盐和叶绿素a含量在海水中和海冰中的分布相差不大,共鉴定7种浮游植物和7种浮游动物。本文还将辽东湾近岸冰区生态环境与南极近岸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对比。
- 闫启仑蒋岳文李志军郭皓马明辉刘晓丹林凤翱
- 关键词:海冰生态环境浮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