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月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化疗方案对转移性乳腺癌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临床预后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紫杉醇(TH)方案化疗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TH方案化疗,对照组仅采用TH方案化疗。随访终点为2年,主要观察指标为CD4+T细胞、CD8+T细胞、实体瘤疗效评价等级、无进展生存期和2年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D8+T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2)。治疗后,研究组CD4+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研究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和病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0.0%、36.0%、42.0%和22.0%,对照组为0.0%、18.0%、44.0%和38.0%。2年后,研究组9例死亡,病死率为18.0%,对照组20例死亡,病死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Wilcoxon检验显示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结论贝伐单抗联合TH方案化疗有助于改善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预后。
- 吕游王笑月史超凡姜威
-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微创经皮入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两种术式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取开放性椎旁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功能指标,采用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4、7、1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7、11个月OD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4、7、11个月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1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均小于本组术前(P<0.05),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均大于本组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治疗均可有效减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前者术后短期疼痛改善程度更佳,后者手术时间更短。
- 谢鹏贺西京吕游王笑月
- 关键词:经皮微创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
- 试析血清胃蛋白酶原与抗Hp?IgG抗体联合检测对胃溃疡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
- 2017年
- 探讨在胃溃疡的早期筛查中,采用血清胃蛋白酶联合抗Hp?IgG抗体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胃溃疡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以同期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人员的血清胃蛋白酶水平以及抗Hp?IgG抗体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Ⅰ与血清胃蛋白酶Ⅱ均较高,且研究组抗Hp?IgG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抗Hp?IgG抗体均可作为胃蛋白酶的诊断依据,在胃溃疡的早期筛查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 吕游王笑月
- 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