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萍 作品数:12 被引量:10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位置和形态的MRI观察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通过MRI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位置及形态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及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137例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年龄(37.5±16.1)岁,男性39例,女性98例]进行颞下颌关节MRI扫描,根据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关节盘位置正常组(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DWoD)(185侧关节),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组(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17侧关节)及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组(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DDWoR)(72侧关节),观察颞下颌关节髁突位置(前位、中立位及后位)和形态(卵圆形、扁平形及鸟嘴形),并在横轴位T2WI图像上测量髁突长轴和短轴长度。根据双侧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正常组(74例)、单侧移位组(40例)及双侧移位组(23例),并在横断面T2WI上测量并比较3组髁间角。结果DWoD组、DDWR组和DDWoR组髁突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35,P=0.115)。DWoD组扁平形髁突发生率[83.9%(115/137)]显著高于DDWoR组[50.7%(34/67)](P<0.05),DWoD组鸟嘴形髁突发生率[16.1%(22/137)]显著低于DDWoR组[49.3%(33/67)](P<0.05)。DWoD组髁突长轴长度[(17.2±2.4)mm]显著大于DDWR组[(15.4±2.0)mm]和DDWoR组[(14.7±2.7)mm](P<0.05)。DWoD组髁突短轴长度[(7.3±1.2)mm]显著大于DDWR组[(6.5±1.3)mm]和DDWoR组[(6.1±1.4)mm](P<0.05)。正常组、单侧移位组髁间角(分别为136°±13°和132°±14°)均显著大于双侧移位组(124°±17°)(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群中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可见髁突形态显著改变。 樊文萍 刘梦琦 张晓欢 陈志晔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2液体衰减翻转恢复成像对比剂增强诊断脾血管瘤1例 许欢 张晓欢 王昆 樊文萍 王雪 云捷 陈志晔正常人脑皮层下灰质核团定量磁敏感成像的可重复性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脑部皮层下灰质核团定量磁敏感成像的相同设备内及不同设备间可重复性。方法21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在不同3.0T磁共振设备上行脑部磁共振定量磁敏感成像,并采用感兴趣法测量左侧皮层下灰质核团(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黑质及红核)磁化率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法进行可重复性分析。结果相同设备同一观察者间所测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及红核磁化率的ICC值均位于0.90-0.99间,Bland-Altman分析显示除黑质外相同设备所测所测皮层下灰质核团磁化率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不同设备同一观察者所测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黑质及红核的ICC值分别为0.49(0.08,0.75)、0.80(0.57,0.91)、0.77(0.51,0.90)、0.78(0.54,0.91)、0.80(0.56,0.91)及0.93(0.83,0.97),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不同设备观察者间壳核及丘脑磁化率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的比率为95.2%(20/21)。结论正常人脑皮层下灰质核团定量磁敏感成像证实相同磁共振设备内可重复性优于不同设备间的可重复性。 许欢 孟庆林 樊文萍 王雪 刘梦琦 陈志晔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组内相关系数 可重复性 基于碘图的光谱CT多模态参数成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 评估光谱CT定量增强成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行颈部光谱CT增强的59例患者能谱基数据,采用Multiphase软件生成动脉增强分数(AEF)图和细胞外容积(ECV)图,并测量病灶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的AEF及ECV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ROC曲线对AEF及ECV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并对比较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变的AEF及ECV值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AEF及ECV值(UAEF=1311.00, PAEF=0.02;UECV=394.50, PECV<0.0001)。AEF、ECV及AEF联合ECV诊断PT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3、0.887及0.907,约登指数分别为0.271、0.661及0.678。AEF及ECV联合诊断PTC的模型为Y=-0.033×AEF-0.185×ECV+10.084(Y>0.697诊断PTC)。结论 光谱CT定量参数AEF联合ECV对PTC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诊断PTC的影像学标志物。 刘静垚 樊文萍 刘梦琦 葛文浩 姚慧 刘明波 陈志晔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磁共振场强对脑部T1WI结构图像纹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比较不同磁共振场强对脑部T1WI纹理特征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30例健康成年人分别在磁共振1.5T(MR-1.5T)及3.0T(MR-3.0T)上行脑部3DT1WI结构像扫描。对3D结构像进行脑部灰质及白质分割,并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进行全脑纹理分析,纹理特征参数包括角二阶矩、对比度、自相关、逆差距及熵。结果 MR-3.0T全脑灰质熵高于MR-1.5T(2.170±0.059比2.163±0.054,F=4.465,P=0.039)。MR-3.0T全脑白质角二阶矩(0.734±0.008比0.736±0.007,F=11.368,P=0.001)及熵(1.392±0.051比1.397±0.042,F=10.612,P=0.002)低于MR-1.5T,MR-3.0T全脑白质逆差距高于MR-1.5T(0.875±0.005比0.873±0.004,F=10.776,P=0.002)。结论磁共振场强可影响脑部灰质及白质T1WI结构图像纹理特征。 樊文萍 王雪 王波涛 张晓欢 刘梦琦 陈峰 陈志晔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基于光谱CT的钙抑制技术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盘位置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索钙抑制光谱CT技术在评估颞下颌关节盘位置及测量关节盘后带厚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9年2至7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23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平均年龄23岁(12~62岁),男性14例,女性9例]行MRI斜矢状位、斜冠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及光谱CT扫描,共纳入可评估关节45侧,依扫描设备分为MRI测量组及钙抑制光谱CT测量组。采用钙抑制算法对光谱CT进行去钙处理,并重建斜矢状位及冠状位钙抑制光谱CT图像。基于斜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评估关节盘位置,基于斜矢状位图像测量关节盘后带最大厚度。结果45侧颞下颌关节盘位置在MRI图像及钙抑制光谱CT图像上基本一致。MRI测量组与钙抑制光谱CT测量组所测后带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43(0.712,0.914),Bland-Altman图分析MRI与钙抑制光谱CT测量关节盘后带厚度的差值点[95.6%(43/45)]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Wilcoxon配对检验提示MRI测量组[2.57(1.76,3.65)mm]与钙抑制光谱CT测量组[2.67(1.74,4.5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钙抑制光谱CT成像可以准确评估关节盘位置及关节盘后带厚度。 张晓欢 樊文萍 刘梦琦 孟庆林 邓薇薇 王燕一 胡敏 陈志晔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基于体素形态测量技术对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脑部体积变化的评估 2020年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评估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脑部体积变化。方法纳入2011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的146例TMD患者[TMD组,年龄(36.8±15.8)岁,男性44例,女性102例],并招募193名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年龄(43.3±15.6)岁,男性92名,女性101名],所有受试者均行脑部3.0 TMRI三维结构像扫描。采用VBM技术将三维脑结构像分割成脑灰质、白质及脑脊液图,对脑灰质图像进行双样本t检验,全脑总体积、年龄及性别作为协变量,评估两组受试者脑部体积的变化。结果TMD组患者灰质总体积[(632.4±65.4)ml]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596.1±76.3)ml](t=4.70,P<0.05)。VBM分析提示TMD组患者脑部体积增加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颞下回、双侧梭状回、双侧颞中回(颞极)及右侧舌回[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P<0.05]。TM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受试者无体积减少脑区。结论颞叶是TMD患者脑部体积增加的靶向性脑区,其神经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陈志晔 刘梦琦 王波涛 樊文萍 张晓欢 胡敏 王燕一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MRI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在膝关节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评估MRI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FS)序列成像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6—10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49例(52个膝关节)临床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膝关节FLAIR-FS序列及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成像。采用4级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滑膜,并在FLAIR-FS图像上测量滑膜厚度。比较两种序列滑膜评分及FLAIR-FS不同滑膜分级间的滑膜厚度。结果 PDWI-FS序列图像的滑膜分级为1(0,3)分,FLAIRFS图像为2(1,3)分。FLAIR-FS序列与PDWI-FS序列对滑膜分级的加权Kappa值为0.603±0.047,95%CI为0.510~0.696。两种序列滑膜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3,P=0.000)。1、2、3级滑膜厚度分别为(2.04±1.75)mm、(2.31±0.54)mm、(4.57±2.26)mm,1、2级滑膜厚度均低于3级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1级滑膜与2级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6)。结论 FLAIR-FS序列对膝关节滑膜炎的滑膜形态及信号评估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膝关节滑膜炎诊断分期的评价工具。 张晓欢 刘梦琦 王波涛 谢晓红 樊文萍 陈志晔关键词:滑膜炎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挛缩病变及发生挛缩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21年 背景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影响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损伤情况及发生肩关节挛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科收治的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患者66例,男46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28±12.08)岁。对患者患侧肩行MRI扫描,记录患侧肩关节磁共振结果和各项临床指标。根据是否存在关节挛缩,将患者分为关节挛缩组(35例)和非关节挛缩组(31例),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66例中肩胛下滑囊炎/关节腔积液59例(89.39%),冈上肌肌腱损伤54例(81.82%),肱二头肌肌腱炎54例(81.82%),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50例(75.76%),喙突下滑囊炎57例(86.36%)。关节挛缩组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盂唇损伤率较非关节挛缩组高(85.71%vs 64.51%,P=0.050;62.86%vs 35.48%,P=0.026),两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胛下滑囊炎/关节腔积液、冈上肌肌腱损伤、肱二头肌肌腱炎是HSP患者最常见的MRI改变;肩关节挛缩患者更容易发生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及盂唇损伤。 张立宁 谢惠敏 樊文萍 王瑞 李圣节 解涛 左秀芹 贾子善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肩痛 磁共振T1WI健康成人脑部皮层下灰质核团纹理特征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脑部皮层下灰质核团的磁共振T1WI纹理特征测量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资料与方法对16名成年健康志愿者行脑部磁共振T1WI扫描,并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法对脑部皮层下灰质核团(尾状核、壳核、丘脑)行纹理特征分析,纹理特征参数值包括能量、对比度、自相关、逆差矩、熵。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分析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及观察者间的可信度。结果观察者内皮层下灰质结构尾状核头、壳核及丘脑的纹理特征参数值ICC分别为0.970~0.990、0.815~0.996及0.677~0.996,其中丘脑自相关参数ICC为0.677,可重复性等级为良,其余皮层下核团纹理参数ICC均高于0.74,可重复性等级为优。观察者间皮层下灰质结构尾状核头、壳核及丘脑的纹理特征参数值ICC分别为0.960~0.982、0.833~0.994及0.829~0.989,均高于0.74,可信度等级为优。Bland-Altman法分析提示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皮层下灰质核团纹理参数差值绝大部分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 T1WI图像可以可靠地评估正常成人脑部皮层下灰质核团纹理特征(能量、对比度、自相关、逆差矩、熵)。 王昆 王昆 樊文萍 王雪 王波涛 刘梦琦 刘梦琦 陈峰关键词:尾状核 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