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重复经颅磁刺激属于无痛、无创、非侵入性操作的电生理技术,其已经在抑郁症神经康复干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良好效果。
- 谭伟余寒周勇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后抑郁抑郁患者电生理技术侵入性操作干预治疗
- 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刺激辅助运动区治疗强迫障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低频刺激辅助运动区治疗强迫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强迫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n=29例)、药物联合rTMS组(n=29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8周末行Y-BOCS评定临床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药物治疗组Y-BOCS评分在治疗的第6周、第8周末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治疗组Y-BOCS评分在治疗的第4周末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治疗组Y-BOCS评分在治疗的第4周、第6周、第8周与药物治疗组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强迫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余寒龙珊珊蒋硕周勇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 血药浓度监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在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量效关系以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法分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帕利哌酮治疗,最终有效例数为76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预后,并分析治疗后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变化,及其与服药剂量、PANSS减分率、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帕利哌酮血药浓度高于治疗后1周(P<0.05);治疗后2周、4周帕利哌酮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治疗各时段帕利哌酮服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治疗各时段PANSS减分率、TESS评分与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者各阶段血药浓度差异,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354,P>0.05)。出现EPS组与未出现EPS组患者之间各时段帕利哌酮血药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预后较好,其血药浓度与服药剂量呈非线性正相关。
- 蒋合萍张丽周勇
- 关键词:急性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
- 喹吡罗诱导的强迫症模型小鼠行为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喹吡罗诱导的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再研究不同脑区神经元激活情况,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及富集的生物学通路,从而探讨OCD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32只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OCD组和对照组(n=16),OCD组小鼠间隔1 d颈部皮下注射喹吡罗(0.75 mg/kg),共19次,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进行旷场测试、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大理石掩埋实验;行为学结束后取材,利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损伤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Fos和Iba1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DEGs和富集相关信号通路;利用Western Blot检测TNF-α、NF-κB p65、p-NF-κB p65和IL-6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 喹吡罗诱导的OCD小鼠表现出焦虑样行为和强迫样行为;海马区和下丘脑区神经元出现损伤情况;c-Fos和Iba1蛋白在皮层、纹状体和下丘脑等脑区的表达都增加;转录组测序结果OCD小鼠DEGs集于NF-κB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NF-α、p-NF-κB p65和IL-6等促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OCD小鼠多个脑区神经元被异常激活,小胶质细胞出现功能障碍,NF-κB信号通路激活引起的神经炎症伴随着OCD的发生过程。
- 邬建飞蔡端芳谭友果刘可智陈元怀王薏琳刘宇周勇
- 关键词:强迫症神经炎症NF-ΚBTNF-Α小鼠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SSRIs类药物对老年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SSRIs类药物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老年脑卒中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研究组(n=43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系统治疗,研究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末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组在治疗前HAMA、MBI、QL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2周、第4周两组间比较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8周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2、4、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SSRIs类药物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患者更快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药物副反应,提高患者脑卒中后生活质量。
- 余寒周勇蒋硕曾骥
- 关键词:脑卒中焦虑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生活质量
- 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低频刺激右侧腹内侧前额叶(VMPFC)治疗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临床观察被引量:30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青少年抑郁症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疗效,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36例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单一药物治疗组(n=18),rTMS联合药物治疗组(n=18),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冲动量表(BIS-II)评定冲动情绪水平、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评估其外显行为、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周末,rTMS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抑郁症治疗有效率为84.6%,单一药物组有效率为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末r TMS联合药物治疗组较单一药物治疗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F=249.35、301.03、25.69、34.87、2.95、151.31、64.33、41.81)均有明显下降(P<0.05),BIS-II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注意因子、运动因子、缺乏计划因子)(t=3.841、3.410、2.863.3.372),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总分及忧郁孤独因子分、自残自杀因子分、退缩与自我批评因子分也均有明显下降(t=3.341、3.293、2.817、2.234)(P均<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尽快改善抑郁症状,而且能降低自伤自杀行为的风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余寒龙珊珊周勇
-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