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 作品数:40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风险的源头治理
- 2025年
- 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问题日益凸显,对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进行源头治理。运用扎根理论对我国18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研究揭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风险的复杂来源涵盖数据、算法、系统和人为层面的多层次关系。在数据风险方面,包括非法获取、泄露、留存以及数据质量的瑕疵等问题。算法风险涵盖模型设计、黑箱风险以及歧视、霸权和操纵等潜在风险。系统风险包括失控、社会性、侵权性和责任性风险。人为风险主要表现为数据投毒、恶意使用和技术依赖等风险。对数据风险,倡导建立语料来源黑名单、获得信息时取得个人同意,并加强训练数据管理。对算法风险,包括技术治理和制度治理,应提高服务透明度、规则可解释性,促进模型更新升级,并建立安全评估和内容审核等制度。对系统风险,治理侧重于强化安全技术研发、完善技术标准,关注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保障和明确责任认定。对人为风险,治理涉及主管部门、研究开发者、设计制造者、部署应用者和用户,建立法规准则、推动技术发展、提供清晰说明、保障用户选择权,并强调用户的主观善意和积极参与治理。这些措施构建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源头治理体系。
- 徐伟李文敏
- 关键词:法律风险源头治理
- 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分析与治理策略——基于三十个典型案例统计被引量:4
- 2016年
- 当前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人数激增、类型多样、危害严重等特点,亟待予以积极治理。采用类型化分析方法,剖析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沉疴与症结,阐明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与特征,探究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身心的关系,洞察不良文化泛滥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缘由,并通过严格源头控制,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落实制度保障,管控不良网络信息传播;加强心理疏导,纠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系统化防控策略,以期有效抑制此类犯罪的多发态势。
- 徐伟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网络
- 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犯罪的实证分析与治理--以1000例典型案件为样本
- 2022年
- 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犯罪具有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交互作用强、手段隐蔽深等特征,有效查处和从严打击的难度较大,因而需要厘清犯罪原因,明晰治理对策。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可知,对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犯罪的治理应聚合多元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组织协同、个人自律的多方参与、常态联动的机制,并构建起“技治+共治+法治+德治”的立体化打击模式,如此方能实现多主体与多手段的功能整合,实现对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犯罪的积极规制。
- 徐伟赵乙九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信息犯罪
- “社会治理刑罚化”的批判:逻辑、经验与实践被引量:5
- 2017年
- "社会治理刑罚化"是指刑罚权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日益扩张与加重的趋势。"社会治理刑罚化"力图通过刑事立法的明文宣示与刑罚执行的严惩不贷,申彰威慑效应,贬抑违法恶径,导引守法善行。然而,从逻辑而言,"社会治理刑罚化"预设公众事先明晰刑法,然而其再行实施却几无可能,期望公众面对决策完全理性,但实际上却难如登天。从经验而言,"社会治理刑罚化"高估刑罚威慑的心理强制作用,事实上内心约束与道德控制才是克己守法的首要动力。从实践而言,"社会治理刑罚化"催生监禁人口率持续飙升,而犯罪率高居不下,其犯罪预防效果事与愿违。因此,社会转型期,更须谨慎使用刑罚权而非恣意扩张与加重。
- 徐伟
- 关键词:社会治理刑罚化刑罚权
- 基于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及其检测提取系统
- 本发明申请属于于脑电的辅助听觉注意领域,旨在实现人对听觉对象的正确追踪功能,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检测提取系统,包括听觉刺激模块,用于诱导用户产生脑电;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利用接触用户头表的电极,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并对...
- 田银徐伟张慧玲杨利张海勇马亮李章勇赵德春林金朝庞宇
- 脑电皮层网络分析及认知机制研究
- 头表脑电信号是脑神经电活动在头皮表面的综合反映,包含了丰富的生理和心理信息,在认知科学研究中,脑电分析方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总体来说,时间和空间是进行大脑分析的两个基本角度,在时间上,脑电信号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 徐伟
- 关键词:脑电
- 文献传递
- 基于高阶统计量和神经网络FBMC信号的载波调制识别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和神经网络FBMC信号的载波调制识别,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文利用高阶统计量抑制噪声的特点,同时运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设计自动调制识别分类器(au...
- 张天骐王晓烨张刚徐伟陈显露
- 群体性事件中组织领导者的心理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群体性事件的组织领导者策划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程,管控群体性事件的行为走向,居于群体性事件的核心领导地位,其心理活动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向具有决定性作用。群体性事件的组织领导者具有维护权益、英雄担当、谣言诱导、聚众造势以及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需要对其进行正面引导,以消解其危害性,促成其积极性,避免群体性事件向群体性犯罪嬗演。
- 徐伟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组织领导者心理公正
- 数智时代App收集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与法律应对
- 2025年
- 随着信息共享加速,App违反告知同意规则、超范围收集、欺骗诱导、强制索权及隐私政策不透明等损害个人信息权益的现象频发,然而当前App个人信息收集的风险规制存在着立法保护滞后、行政监管乏力和司法救济阻塞的问题。我们应强化立法保护,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细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条款,以实现更有效的规制;推动监管部门协作配合,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响应能力建设,确保监管行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优化司法救济路径,调整侵权案件的举证规则,放宽被侵权者的举证要求,并扩充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以更好地保障个人权益。
- 徐伟李文敏
-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隐私保护风险规制
- 数智时代算法推荐风险的法律治理被引量:1
- 2024年
- 算法推荐技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关乎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当前算法推荐的法律治理政策呈碎片化,治理效果不彰,迫切需要梳理以构建科学的算法推荐法律治理体系。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揭示了五种算法推荐安全风险类型。基于此,构建了主体性法律治理、规则性法律治理和程序性法律治理三种工具,相互协同形成法律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算法推荐风险的法律治理水平。展望未来,需持续优化这三种工具的互动机制,规范算法权力行使以实现算法卸责,并推动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的系统性建设。
- 徐伟韦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