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萌 作品数:23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氯沙坦与阿替洛尔治疗马方综合征进行性主动脉扩张效果的meta分析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氯沙坦与阿替洛尔对马方综合征(MFS)进展性主动脉扩张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发表在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所有相关研究,并进行纳入和排除。主要终点为出现主动脉主要并发症或进行心血管手术,数据使用Stata 14.0进行分析。对所有研究终点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使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所有纳入的试验均为前瞻性临床试验。根据随机效应模型,氯沙坦和阿替洛尔在治疗升主动脉扩张率和主动脉根部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和阿替洛尔治疗MFS进展性主动脉扩张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数据支持。 张强 张强 齐振昌 稂与恒 龚亦杰 稂与恒 高文卿 李彤关键词:马方综合征 META分析 抑制HMGB1/STAT3轴活性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轴活性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体内和体外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甘草酸组和NSC74859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不结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给药,甘草酸组和NSC74859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前12 h 30 min和缺血后30 min分别尾静脉注射HMGB1拮抗剂甘草酸或STAT3抑制剂NSC748595 mg/kg。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指标左心室缩短分数(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TUNEL染色评估心肌细胞的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MTS法测定H9C2细胞活力,通过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含量测定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评估心肌细胞的存活。采用免疫沉淀法研究HMGB1/STAT3的作用方式。采用免疫染色法检测HMGB1/STAT3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表达和迁移情况。结果抑制HMGB1或STAT3的表达后,大鼠EF和FS均升高,心肌细胞免疫浸润和凋亡下降;抑制HMGB1表达可降低STAT3的表达,但抑制STAT3表达不影响HMGB1的表达。缺氧导致HMGB1、p-STAT3表达升高,STAT3表达降低,在缺氧8 h时,STAT3表达水平突然升高。复氧后HMGB1、STAT3表达降低,p-STAT3表达升高,但p-STAT3(Ser 727)未参与该过程。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MGB1和STAT3在心肌细胞中牢固结合,但抑制STAT3或HMGB1会减弱这种结合。抑制HMGB1或STAT3表达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氧后再复氧心肌细胞HMGB1表达增加,HMGB1从细胞核向细胞质迁移。结论抑制HMGB1/STAT3轴活性可有效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宁萌 齐炳才 冯建宇 龚义杰 高文卿 李彤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缺氧复氧损伤 一种缺血再灌注模型血管结扎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血再灌注模型血管结扎装置,包括回收导管;保护胶头,保护胶头设于回收导管的一端;导丝收纳轴,导丝收纳轴设于回收导管远离保护胶头的一端;导丝孔,导丝孔有两个且沿回收导管的径向方向呈对称分布,导丝孔沿回收导管... 李彤 齐炳才 靳琦文 高文卿 齐赛 稂与恒 宁萌 龚奕杰 齐振昌 冯建宇文献传递 一种多糖分子片段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糖分子片段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高分子材料浸泡在高锰酸钾的硫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将材料置于聚乙烯亚胺溶液中,以得到氨基化修饰的表面;将肝素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亚硝酸,低温重氮化处理肝素钠,得... 李彤 高文卿 周秦 胡晓旻 段大为 于美丽 李鑫 宁萌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移植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观察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移植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为临床桥血管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大隐静脉(SVG)、左乳内动脉(LIMA)及桡动脉(RA)作为桥血管的整体使用情况及通畅情况,比较3种桥血管的近期(<5年)、中期(5~10年)及远期(>10年)通畅情况,并对RA闭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桥血管使用总支数为85支,仅有1例用的右乳内动脉(RIMA),其他为SVG、LIMA、RA,使用支数分别为48、23、13支,4种桥血管整体通畅率为45.88%(39/85),SVG、LIMA、RA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25%(12/48)、73.91%(17/23)、69.23(9/13)。所有桥血管的近期、中期及远期的通畅率呈降低趋势,其中LIMA、RA及SVG近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MA和SVG中期通畅率高于RA,而RA的远期通畅率高于LIMA及SVG,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9例RA通畅病例靶血管吻合口近段有严重狭窄(>90%)或闭塞,远端血流通畅。结论桡动脉整体使用率仍偏低,整体通畅率优于大隐静脉,可作为第二优选桥血管。桡动脉应用前需做好病人选择及桡动脉评估,靶血管吻合口近端狭窄程度显著影响桡动脉桥血管远期通畅率。 高文卿 李彤 胡晓旻 吴鹏 稂与恒 郑伟峰 赵越 马群兴 宁萌关键词: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移植术 乳内动脉 通畅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脉内炎性因子水平与患者疾病状态关系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血中炎性因子IL-1、IL-6、IL-10水平与梗死血管直径、术前血流、术后血流状态、冠脉病变支数以及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确定炎性因子和ACS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临床状态的影响。方法于术前取54例ACS并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外周血与冠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样中的IL-1、IL-6、IL-10水平。结果术后心脏不良事件与患者年龄、D-to-B时间、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均P<0.05)。ACS患者冠脉血中IL-1、IL-6、IL-10水平均高于外周血(均P<0.05)。冠脉病变支数(≥3)、心梗发病时间(>4 h)、合并糖尿病、缺血后处理、术前血流级别2.5 mm、冠脉病变支数≥3、右冠脉严重病变、术前血流22帧、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其血液IL-10水平较高(均P<0.05)。结论ACS患者冠脉血中炎性因子IL-1、IL-6、IL-10水平高于外周血,提示急性冠脉起源于冠脉局部的炎症反应,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升高属于“冲刷”效应,且炎性因子的水平与病变血管直径、术前血流、冠脉病变支数、心梗位置、合并糖尿病以及吸烟史有明显相关性。 宁萌 彭文近 刘艳红 王辉 马冠群 刘迎午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性因子 冠脉病变 吸烟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吸烟及血小板参数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12月收治的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216例,平均年龄63岁,男146例,女70例。依据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和氯吡格雷正常反应组(NCR组),比较两组的吸烟,饮酒,糖尿病等病史,基线用药情况,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糖化血红蛋白等参数,及冠脉造影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CR组吸烟患者比例低于N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值小于N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能是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保护因素,应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值可以反映氯吡格雷抵抗程度。 刘艳红 焦占全 李彤 刘迎午 彭文近 宁萌关键词:冠心病 氯吡格雷抵抗 吸烟 血小板分布宽度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代谢组学轮廓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AMI)后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与未发生AHF患者血清代谢轮廓,寻找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原因高度相关的特征代谢物,对精准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住院确诊AAMI后并发AHF患者21例和AAMI后未发生AHF患者23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25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研究平台筛选特征代谢产物,利用Graphpad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模型(R2X=42. 9%,Q2=9. 1%)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R2X=59. 2%,R2Y=91. 9%,Q2=70. 3%),并从中筛选鉴定了18种差异代谢物。结论利用代谢轮廓分析方法所找到的特征代谢物具有很好的预示心力衰竭发生风险能力,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有较大的意义。 连烁 李彤 张磊 许文轩 稂与恒 胡晓旻 高文卿 宁萌关键词:质谱分析法 一种终点固定多醛基海藻酸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点固定多醛基海藻酸涂层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高分子材料浸泡在高锰酸钾的硫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然后将经过酸化处理的材料置于聚乙烯亚胺溶液中,反应以得到氨基化修饰的表面;使用高碘酸或者高... 高文卿 周秦 段大为 胡晓旻 宁萌 于美丽 刘东 李彤文献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急诊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CIN定义为应用对比剂48~72 h内血清肌酐较基础值升高≥44.2μmol/L,或较基础值升高≥25%。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和术后尿素氮、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 261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有43(16.5%)例发生CIN。NAFLD组发生CIN的比例显著高于非NAFLD组[23.93%(28/117)比10.42%(15/144),P=0.003]。院内不良事件比较,NAFLD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OR=2.18)、糖尿病(OR=2.42)、对比剂用量(OR=2.44)是PCI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可能增加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风险。 稂与恒 李彤 李彤 胡晓旻 崔晓琼 胡晓旻 吴鹏 刘迎午 周权 吴鹏关键词:对比剂肾病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