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质公园
  • 4篇地质遗迹
  • 3篇世界地质公园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地学旅游
  • 1篇多样性
  • 1篇资源保护
  • 1篇资源特征
  • 1篇旅游
  • 1篇可行性
  • 1篇分级保护
  • 1篇层次分析
  • 1篇层次分析法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临沂市国土资...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

  • 6篇武法东
  • 6篇韩晋芳
  • 2篇田明中
  • 2篇储浩
  • 2篇江泳
  • 2篇储皓
  • 1篇杨月

传媒

  • 3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中国矿业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5
2016年
黄山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其独特的资源禀赋给黄山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同时也给黄山地质遗迹、世界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带来了一定挑战,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开发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都取得了较快发展,在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本文选取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地质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三个方面,总结了黄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办法和措施,进而为该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建立投融资机制,二是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尝试设立地学研究中心并配套相应研究基金。
韩晋芳武法东田明中李维江泳
关键词:世界地质公园资源保护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创建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沂蒙山地质公园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特别是科马提岩、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多期侵入岩、中国最早的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和新构造运动形成的特征地貌,它们见证了区内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国际地学意义。地质公园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极为丰富,是地质科普和观光游览的胜地。本文总结了地质公园的资源类型,并以最新的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为依据,剖析了沂蒙山地质公园申报和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建设高水平世界地质公园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闫远方武法东韩晋芳储浩任艳丽杨凤强江泳杨月
关键词: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
内蒙古萨拉乌苏地区地质遗迹评价及开发利用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萨拉乌苏地区位于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境内。这里地质遗迹资源种类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这里有"河套人"及其文化遗址和中国北方晚更新统河湖相标准地层。这里是中国北方晚更新世的代表动物群——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产地。该区的地质遗迹有很高的科研和科普价值,尤其在地层学、古人类、古脊椎动物、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萨拉乌苏地区地质遗迹,其开发潜力综合指数为6.4189,资源品质较高,属于二级资源;根据萨拉乌苏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实际情况,指出了该区开发利用模式应以科研、教学为主,辅之以适度的科普旅游。
韩晋芳田明中武法东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敦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级与保护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一员,具有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由于地质公园分布范围较大、地质遗迹类型较多等原因,仍有部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没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管理措施还不尽完善。本文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公园内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分级,分析了园区内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地质遗迹进行有效保护的建议。增加投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公园标识系统和科普体系,完善地质遗迹的保护管理措施,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于延龙武法东王彦洁储皓韩晋芳
关键词: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级保护可持续发展
沂蒙山地质公园地学旅游体系构建与发展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详细介绍了沂蒙山地质公园的地学旅游资源——典型的地质遗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其中发育鬣刺结构的科马提岩、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多期次的侵入岩、蒙阴常马庄金刚石矿和岱崮地貌为世界级地质遗迹。依据《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念,提出构建沂蒙山地质公园地学旅游体系框架,包括健全科普解说系统、开展科普活动、开发特色地学旅游产品、提高地质公园显示度。最后提出开展沂蒙山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建议,以期为公园的合理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闫远方武法东张婷婷韩晋芳储浩
关键词:地学旅游地质遗迹
沂蒙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定量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保护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的宗旨之一,地质遗迹评价是地质公园规划和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基础。在全面调查沂蒙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质遗迹的重要特征,将公园内地质遗迹分为6大类、11类、12亚类。对地质遗迹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创新,增加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评价因子,并充分考虑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结果显示沂蒙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资源丰富,且均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自然完整性等特征,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4处,国家级地质遗迹5处。泰山岩群、新太古代的多期侵入岩体、金伯利岩型原生金刚石矿和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地质公园内最重要的地质遗迹,其中大部分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国内和国际意义。研究结果对于沂蒙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保护以及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申报和创建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储皓武法东韩晋芳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