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喜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院校
  • 10篇高职
  • 9篇高职院校
  • 8篇教育
  • 4篇心理
  • 4篇心理健康
  • 4篇心理健康教育
  • 3篇德育
  • 3篇教育模式
  • 2篇艺术
  • 2篇职业院校
  • 2篇劳动教育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高职院校心理...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机构

  • 15篇常州纺织服装...

作者

  • 15篇李喜梅
  • 1篇顾广涛

传媒

  • 3篇职教通讯
  • 2篇镇江高专学报
  • 2篇常州信息职业...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 1篇职业
  • 1篇青岛职业技术...
  • 1篇天津职业大学...
  • 1篇延边教育学院...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 1篇大学(研究与...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的解构和重构,也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校园网络主阵地建设、心理咨询中心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能力水平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等措施,尝试...
李喜梅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职教体系视阈下中高职衔接探析被引量:7
2014年
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是当前职教改革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和任务,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中高职衔接作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衔接过程中的系列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通过政府强力参与,打破体制壁垒,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专业目录、人才培养目标、校际沟通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并为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衔接模式提供经验借鉴。
李喜梅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衔接
基于AHP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研究——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是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的核心,是发挥专业评估的导向性、激励性和规范性作用的基本载体。首先构建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并与专家赋值打分法相结合,最终建立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综合评估模型。此方法实现了定量化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更科学合理。
李喜梅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职业院校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被引量:17
2017年
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的解构和重构,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干预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互联网深入融合,整合教育资源,着眼于大学生终身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注重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李喜梅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代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逻辑与路径被引量:3
2020年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育人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具有内在的协同逻辑,对锤炼大学生道德、健全大学生人格和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发挥欠缺,究其原因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之间相互割裂、自成体系,融合度不强,尚未建立相互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通过整合公共艺术教育和德育的有效资源,建立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创新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加强协同育人的师资建设,形成系统效应,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和优势互补,才能打造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李喜梅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德育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与创业教育互融式教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开展德育教育和创业教育互融式教学,有着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德育教育、创业教育双低效的问题。通过改革课程和教学模式,整合师资队伍,更新创就业观念等措施,实现了德育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切实提升了德育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教学实效。
李喜梅
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析——以“音乐欣赏”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发挥专业教育思政功能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富有教学形式灵活、授课内容丰富、受益面广泛等特点,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以公共艺术课"音乐欣赏"为例,深入分析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运行机制建设、师资能力培养和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探讨公共艺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李喜梅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
融媒体时代高校数字统战工作创新研究
2023年
融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立足新形势、新技术、新媒介,开展数字统战工作,是实现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的高校统战工作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因时而变,树立融媒体数字统战意识,从建立健全机制、加强品牌建设、拓宽应用渠道、深化数字赋能等方面探究统战工作新范式,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李喜梅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
基于全过程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全过程的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对规范资助过程、提升资助绩效、体现教育公平有着积极作用。构建贯穿资助全过程、指标内涵清晰、目标导向明显的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消除主观因素在评价中的不准确性,力求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有效改善和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水平。
李喜梅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资助绩效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构建
2024年
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地位边缘化、内容同质化、劳动与育人分离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劳动认知存在偏差、劳动教育机制不健全、劳动育人师资缺乏等原因所致。鉴于此,可以从完善系统要素,发挥劳动教育实践性功能;做好统筹规划,发挥劳动教育整体性功能;坚持多元协同,发挥劳动教育协同性功能等三个方面探索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李喜梅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