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应用:附2例报道
- 目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初探。方法:收集2 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功能区AVM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CT、MRI、DSA 检查及神经功能的评价。...
- 文军曾嘉豪杨承佑王向宇陈善成
-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神经电生理功能区
- 经颈前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前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的技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15例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颈椎椎旁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全切率及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143min,出血量为50~120 mL,手术切口长度为7~12 cm,住院时间为7~9 d。椎旁肿瘤切除率为100%。术后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副神经节瘤1例。随访12个月,本组患者无肿瘤复发、感染、死亡的病例。结论: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安全且疗效确切。
- 贺丽群廖建成张茂营文军文军陈克恩
- 关键词:显微手术治疗
- SLE伴颅内动脉瘤致右眼睑下垂一例被引量:5
- 2023年
- SLE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伴颅内动脉瘤并不多见,多见于有多年病史且疾病控制不佳的SLE患者,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以头痛、恶心或瘤体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为主要表现。该文报道一例初发SLE的47岁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颅内动脉瘤,并压迫右侧动眼神经引起右眼睑下垂,经规范药物治疗联合介入手术,右眼睑下垂症状得以迅速改善。该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当SLE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或神经压迫症状时,要警惕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一经确诊,应在积极、规范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时行手术干预,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等严重并发症。
- 曹思曼文军宋广梅崔艳杰乔洁周毅朱丽花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眼神经眼睑下垂
- 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诊治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3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颅内动脉瘤8例。结果 63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伴发动脉瘤4例;脑室内出血35例,伴发动脉瘤4例;其他类型颅内出血6例,未发现颅内动脉瘤。8例伴发动脉瘤中,5例为主要动脉型动脉瘤,3例为外周动脉型动脉瘤;1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流术,5例行栓塞术+STA-MCA分流术,2例行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4个月;开颅夹闭+分流术或栓塞+分流术治疗的病人有较好疗效,无死亡及残疾,无再出血;2例保守治疗病人分别于初次发病后第11天、第20个月再出血死亡。结论对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可行开颅夹闭或栓塞处理动脉瘤,再行STA-MCA分流术,预后较好;若为外周动脉型动脉瘤,不能栓塞可予保守治疗,但疗效不确切,可再发颅内出血。
- 李舜唐晓平文军罗仁国张柳段军伟彭华赵龙
- 关键词: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成人
- 大型复杂脑AVM“一站式”杂交治疗实践
- <正>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基于杂交手术技术"一站式"治疗复杂脑AVM的初步经验。方法:采用西门子Artis zeego血管造影机、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床板和可透x线头架设备。术中C臂与手术显微镜交替移开及归位,整个过程...
- 文军乔宏宇关敏王向宇
- 文献传递
- 一站式复合手术在治疗脑AVM的初步探讨
- 文军王其兵王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