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娣
-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患者参与式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院过渡期照护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构建患者参与式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院过渡期照护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类试验研究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就诊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日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1-2月收治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日间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护理;以2023年1-2月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患者参与的出院过渡期照护方案(包括引导患者进行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及诉求性参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自我照护依从性以及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腹胀、腹泻及便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发生高体温、伤口疼痛及渗血、肩背部酸痛等情况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正确执行特殊饮食与及时预约复诊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过渡期发生跌倒及未遵医嘱服药患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参与式出院过渡期照护方案有助于促进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提高其遵医行为、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
- 张丹妮吴晓蓉奚慧琴张婷胡潇泓万慧敏徐燕吴玲娣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门诊外科手术
- 人工智能机器人在胆胰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机器人在胆胰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7月—12月经人工智能机器人随访的1073例胆胰外科日间手术患者资料。观察电话接通率、指标完整采集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6个月内人工智能机器人随访胆胰外科日间手术患者的电话接通率、指标完整采集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达95.62%、83.79%和96.06%。结论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日间手术患者出院随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吴玲娣王伟
- 关键词:日间手术随访人工智能机器人
- 人工智能语音系统在日间手术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被引量:33
- 2019年
-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在日间手术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以建立智慧医疗框架,推进医院智能化进程,提升日间手术管理水平。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日间手术管理中心人工智能语音助手从2018年6月1日正式上线,采用基于语音、语义识别技术的人工智能语音系统,对接院内信息中心数据,开展日间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工作。2018年6月1日—11月30日共2 245例日间手术患者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回访(AI随访组),2018年1月2日—5月31日共2 576例日间手术患者通过人工电话随访信息(人工随访组)。对两组电话接通率、信息采集率和通话时长进行比较。结果 AI随访组与人工随访组电话接通率分别为85.70%和86.68%,信息采集率分别为98.86%和98.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随访组与人工随访组通话时长分别为(165.48±43.28)、(135.37±36.3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智能语音系统在日间手术中应用,其接通率和信息采集完整性上都有较好的表现。将其运用到日间手术管理中,对于提升效率、延伸医疗服务、加强医疗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 樊翊凌张继东贾昊吴玲娣胡潇泓闻大翔
-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语音日间手术
- 应用品管圈探索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的实践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应用品管圈探索建立和完善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优化日间手术患者社区随访管理。方法 2015年3月—8月采用品管圈活动,找出日间手术患者社区随访问题真因并制定和实施对策。研究利用品管圈活动,探索医院-社区双向转诊模式实施前后6个月(2014年9月—2015年2月,2015年9月—2016年2月)日间手术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术后随访换药模式转变、医患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日间手术患者人均在医院完成复诊随访换药次数由(4.58±0.95)次减少到(1.18±0.39)次,人均在社区完成复诊随访换药次数由(1.42±0.52)次增长到(4.32±0.88)次,患者人均在社区康复咨询的次数由(0.85±0.38)次增长到(6.39±1.2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品管圈前后医生、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促进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转变,对提高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满意度有显著成效。
- 贾昊骆华杰胡潇泓吴玲娣张继东闻大翔
- 关键词:日间手术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