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赛楠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内科
  • 2篇内科
  • 2篇护理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 1篇祖细胞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单个核
  • 1篇外周血单个核...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症
  • 1篇危重症患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衍生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祖细胞
  • 1篇护理风险
  • 1篇护理管理

机构

  • 3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3篇张赛楠
  • 1篇张秀枫
  • 1篇白焱
  • 1篇魏明霞
  • 1篇邓立菊
  • 1篇付跃超
  • 1篇韩淑艳
  • 1篇付鑫
  • 1篇刘庆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和其管理策略
2018年
分析心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未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策略的43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策略的4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8.6%高于研究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9,P<0.05)。结论 针对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加强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韩淑艳张赛楠游佳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风险管理策略
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8年
探析心内科护理管理采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4名心内科在职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我院自2015年6月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绩效考核管理,由专项考核小组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实施全面考核,对比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实施前,且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通过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不良事件,对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极具推广价值。
魏明霞张赛楠张秀枫
关键词:护理管理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及SDF-1、VEGF-2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皮祖细胞(EPC)百分比及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1例(冠心病组),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SDF-1、VEGF-2;分离冠心病患者单个核细胞,分别给予0、10、20、40、80、160 ng/m L 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SDF-1受体)拮抗剂AMD3100共培养7天,观察各浓度AMD3100对EPC百分比及SDF-1、VEGF-2水平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及SDF-1、VEGF-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Ⅱ型斑块冠心病患者三项指标均低于Ⅰ型和Ⅲ型患者,三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三项指标均低于单支和双支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2、3级冠心病患者三项指标均高于0、1级患者,组间及组内比较P均<0.05。随着AMD3100浓度的升高,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及血清SDF-1、VEGF-2水平依次降低,各浓度间比较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及血清SDF-1、VEGF-2水平均降低,三者的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通过SDF-1动员EPC、VEGF-2,修复受损血管和形成新生血管,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新靶点。
邓立菊刘庆白焱张赛楠付跃超付鑫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