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喆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4篇血药
  • 4篇万古霉素
  • 3篇血药浓度
  • 3篇血药浓度监测
  • 3篇药浓度
  • 3篇用药
  • 3篇卵巢
  • 3篇合理用药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药物
  • 2篇用药安全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基因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点评分析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反应
  • 1篇多囊

机构

  • 1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钟山职业技术...

作者

  • 16篇唐喆
  • 12篇帅维维
  • 10篇曹静
  • 6篇童鑫
  • 3篇唐燕燕
  • 3篇王菲
  • 2篇陈小慧
  • 2篇王菲
  • 2篇贾岩岩
  • 1篇管静
  • 1篇孙丽
  • 1篇韩树萍
  • 1篇许银燕
  • 1篇陈燕妮
  • 1篇傅菁
  • 1篇谢娟
  • 1篇黄新艳

传媒

  • 5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肿瘤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中南药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莫西沙星致心脏毒性反应文献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致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证据和建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截至2022年9月纳入莫西沙星致心脏毒性反应的中英文病例报道,按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4篇,患者26例(男10例,女16例);>65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3.85%);莫西沙星所致心脏毒性反应多在用药后1~3 d发生(38.46%);临床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结论临床在使用莫西沙星过程中应警惕其心脏毒性反应,特别是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谨慎用药,加强心电监护,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帅维维曹静唐喆
关键词:莫西沙星心脏毒性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及耐药机制研究
2024年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卵巢癌通常表现出基因组不稳定性,约有50%的卵巢癌存在一种或多种DNA修复途径缺陷,且大多数在同源重组途径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可抑制DNA修复途径并引起肿瘤细胞凋亡,尤其在同源重组缺陷的细胞中。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ARP抑制剂在治疗同源重组缺陷型卵巢癌方面已取得显著的疗效,因此本文总结了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几种PARP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结果,同时对PARP抑制剂的耐药机制进行了综述。笔者认为克服PARP抑制剂耐药,寻找提高其敏感性的可行性策略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曹静唐喆童鑫帅维维
关键词:卵巢癌PARP抑制剂耐药机制逆转策略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INHBA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1年
目的通过数据库分析INHBA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Oncomine数据库分析INHBA基因在乳腺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INHB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INHBA相关蛋白网络图并分析蛋白富集的生理过程。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INHBA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且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OS)(HR=1.32,P=0.011)和无复发生存期(RFS)(HR=1.23,P=3e-04)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INHBA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状态有关。蛋白质网络分析显示,INHBA可能与ACVRL1、ACVR2B、ACVR2A、FSTL3等蛋白有相互作用。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INHB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对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帅维维唐喆曹静康璧
关键词:乳腺癌数据挖掘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75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实践,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万古霉素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治疗的75例重症监护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疾病分布、病原学检查、万古霉素使用情况、血药浓度、治疗转归及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重症监护室患儿中,64例(85.33%)为早产儿,疾病分布以败血症最多(55例,73.33%),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100%,阳性检出率为52.00%(39/75)。首次万古霉素治疗方案医师对药师建议的采纳度为72.00%(54/75),首次谷浓度在5~15μg/mL的患儿占74.67%(56/75),治疗总有效率为70.67%(53/75)。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有1例患儿用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其余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有助于提高新生患儿感染治疗有效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谢娟唐喆黄新艳陈燕妮傅菁许银燕
关键词:临床药师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系统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资料并核对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RCT,合计24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组的有效率优于保妇康栓组[RR=1.12,95%CI(1.08,1.16),P<0.000 01]、雌激素组[RR=1.19,95%CI(1.12,1.28),P<0.000 01]、西药联合雌激素组[RR=1.15,95%CI(1.06,1.25),P=0.0006]、保妇康栓联合甲硝唑组[RR=1.15,95%CI(1.03,1.28),P=0.01]。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组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RR=1.45,95%CI(1.35,1.55),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CI(0.56,1.96),P=0.89],复发率低于对照组[OR=0.03,95%CI(0.01,0.11),P<0.000 01],阴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MD=3.13,95%CI(2.05,4.20),P<0.000 01]。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
童鑫唐燕燕唐喆王菲
关键词:保妇康栓雌激素老年性阴道炎META分析
我院泌尿男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调查与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泌尿男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6月医院泌尿男科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对处方中存在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与评价该类处方的合理性。结果共收集到泌尿男科门诊处方12027张,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2536张,占21.09%。涉及超说明书用药的药品有5种:枸橼酸氯米芬片、左卡尼汀口服液、来曲唑片、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主要为超适应证用药。结论医院泌尿男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为保障用药安全,规避相关医疗风险,还需对超说明书用药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曹静唐喆帅维维
关键词:用药安全合理用药
CMIA与HPLC监测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新生儿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所得结果的区别与相关程度。方法:建立测定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HPLC,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收集新生儿患者万古霉素峰谷浓度血浆样本,分别用CMIA与HPLC进行测定,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异同。结果:CMIA和HPLC检测的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LC测定结果均值高于CMIA,Passing-Bablok回归结果显示两种测定方法相关性较好,一致性欠佳。结论:CMIA和HPLC测定新生儿万古霉素血浆药物浓度所得结果有明显差异,临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时应予以注意,避免跨系统监测。
唐喆王菲童鑫贾岩岩
关键词:万古霉素新生儿血药浓度监测
基于抑菌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D-柠檬烯、2-茨醇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抑菌实验研究蛇床子-冰片药对成分中的D-柠檬烯及2-茨醇的体外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并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D-柠檬烯和2-茨醇治疗念珠菌病的核心靶点和通路。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研究对象,K-B纸片扩散法分别测定0.5、1.0、1.5 mg的D-柠檬烯、2-茨醇、制霉菌素的药液抑菌圈直径;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D-柠檬烯、2-茨醇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两两联用的MIC,计算出联合抑菌分数(FIC)。通过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D-柠檬烯、2-茨醇的有效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念珠菌病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Venny软件获得两种化学成分和念珠菌病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9. 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D-柠檬烯的MIC为5 mg/mL,2-茨醇的MIC为2.5 mg/mL。D-柠檬烯与2-茨醇联用的FIC指数为0.75,呈相加作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两种成分相关作用靶点152个,疾病靶点893个,两者交集靶点为24个;网络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雌激素受体(ESR1)等;KEGG分析得到核心通路为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C-type lectin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 signaling pathway)、催乳素信号通路(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等。结论:D-柠檬烯、2-茨醇对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且2种组分药物联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初步提示D-柠檬烯、2-茨醇可能通过作用于TNF、PPARG、ESR1等核心靶点调控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C-type lectin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 signaling pathway)等以治疗念珠菌病。
童鑫帅维维唐喆唐燕燕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抑菌实验网络药理学
基于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探析侯莉莉主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组方规律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对侯莉莉主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处方用药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侯莉莉主任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中药处方358例,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归纳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聚类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补虚药、活血祛瘀药、理气药、清热药4类为侯莉莉主任常用药物,使用频率高于50%的中药为当归,白术,焦六神曲,醋香附,茯苓和川芎;关联规则得出置信度与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当归-白术,当归-香附,当归-川芎等;聚类分析得到置信度高的核心药对如:醋三棱-大血藤、黄芪-炙黄芪、炙甘草-紫苏梗、黄连-酒黄芩、升麻-炙甘草等。结论:侯莉莉主任主要以补消结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以滋补肝肾,健脾益气,活血祛瘀,行气解郁为主,此治法与PCOS脾肾亏虚为本气血阻滞为标的病机相吻合。
童鑫帅维维唐喆曹静唐燕燕
关键词:用药规律关联规则聚类分析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上半年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6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每个月对门诊25%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每名医师抽取的处方数不少于50份进行点评分析。结果共抽取门诊抗菌药物处方9838张,不合理处方863张,不合理处方率为8.77%:其中不规范处方452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52.38%;用药不适宜处方380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44.03%;此外超常处方31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3.59%。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并适当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帅维维贾岩岩唐喆王菲
关键词:抗菌药物点评分析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