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艳杰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磁共振
  • 3篇MRI
  • 2篇隐匿性骨折
  • 2篇影像
  • 2篇骨折
  • 2篇CT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疾病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造影
  • 1篇低场
  • 1篇低场MRI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假瘤
  • 1篇胰管
  • 1篇胰管造影
  • 1篇胰腺

机构

  • 7篇大连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吕艳杰
  • 3篇庄玉慧
  • 3篇赵娟
  • 2篇陈亮
  • 1篇谭林

传媒

  • 6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低场MRI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在低场MRI中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分析其伤后的X射线及低场MRI的影像表现。结果:108例膝关节外伤患者中,96例X射线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12例可疑或有间接征象提示疑似骨折,全部108例患者行低场MRI检查均为隐匿骨折阳性表现。隐匿性骨折MRI表现为骨皮质下在T1WI、T2WI上呈裂隙样、线样低信号带,T2WI序列上低信号周围可见边界模糊的斑片状高信号,STIR序列显示更加清楚。结论:MRI能够凭借本身优秀的组织分辨力,清楚显示隐匿性骨折,尤其是X射线检查阴性而临床表现与体征怀疑隐匿性骨折时,MRI则是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吕艳杰徐雪梅王明月
关键词:磁共振隐匿性骨折低场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并对比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方法 92例小胰腺癌患者,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CT检查,观察组给予患者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时均具有安全性,相对于CT检查,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庄玉慧陈亮吕艳杰谭林
关键词:小胰腺癌CT检查MRI检查准确率
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究在对隐匿性骨折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9年3月到本院就诊的96例隐匿性骨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法)、观察组(n=48,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法),对比两种诊断法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与多层螺旋CT诊断法相比,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法,可帮助患者提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与特异性。
赵娟吕艳杰宋岩奇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
CT和MRI诊断肝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对比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肝脏炎性假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9年9月15例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结果:CT和MRI对肝脏炎性假瘤检出率均较高。CT平扫时炎性假瘤呈低、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多数病灶无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可见不同程度强化。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和等信号,边缘相对清晰,T2WI信号表现不一,动态增强扫描与CT强化方式相近。结论:CT和MRI对诊断肝脏炎性假瘤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无创检查首选,但是除了影像学表现,还更应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手术病理进行确切诊断。
吕艳杰庄玉慧韩建雪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CTMRI
对比分析X射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诊断效果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分别利用CT、MRI及X射线平片检查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的临床资料,其腕关节检查诊断依次采用CT、MRI及X射线平片观察,将影像学数据分组整理,并比较3组间临床诊断效果。结果:A组腕关节病灶检出率及病变诊断率较高,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MRI检查,其检出率、准确度较高。
赵娟吕艳杰王秀丽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X射线平片CTMRI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脊柱结核行矢状位T_(1)WI、T_(2)WI、STIR,轴位STIR扫描,观察椎体、椎间盘、椎旁冷脓肿的信号变化。结果:①椎体骨质破坏,椎体内T_(1)WI上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T_(2)WI呈混杂高信号改变。②椎间盘内T_(1)WI上呈相对均匀低信号,T_(2)WI不均匀高信号;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③椎体变形,脊柱后凸畸形。④椎旁冷脓肿在MRI上表现为T_(1)WI呈低信号,少数为等信号,T_(2)WI混杂高信号,增强呈环状强化。结论:邻近多椎体破坏,椎间盘破坏,椎间隙狭窄、椎旁脓肿是脊椎结核重要的征象。MRI在发现脊柱结核病变中具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吕艳杰李旭赵娟
关键词:磁共振脊柱结核
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在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在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017年至本院接受诊疗的86例壶腹周围胆管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与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的常规MRI结合MRCP检查与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9.2%(33/37),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1.8%(45/49)。结论:常规MRI结合MRCP用于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在不同疾病之间还能进行清楚的鉴别。
陈亮庄玉慧吕艳杰
关键词:壶腹周围胆管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