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桂芝

作品数:33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造口
  • 5篇静脉
  • 5篇护理
  • 5篇肠造口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专科
  • 4篇护士
  • 4篇肠癌
  • 3篇导管
  • 3篇术后
  • 3篇退针
  • 3篇重症
  • 3篇专科护士
  • 3篇静脉导管
  • 3篇ICU
  • 3篇肠造口术
  • 2篇单腔
  • 2篇导管相关
  • 2篇血流感染

机构

  • 2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贵阳市第四人...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30篇罗桂芝
  • 10篇杨又专
  • 4篇高丽娟
  • 4篇罗霞娟
  • 4篇陈玉平
  • 4篇马红超
  • 3篇鲁玫
  • 3篇刘雪琴
  • 3篇李小平
  • 3篇李星
  • 3篇何玉梅
  • 3篇万虹
  • 3篇黄靖
  • 3篇邹兆伟
  • 2篇俞金龙
  • 1篇李夏西
  • 1篇周佳
  • 1篇文倩
  • 1篇王靖婧
  • 1篇邓慧杰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健康生活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家庭医药(快...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第三届重症医...

年份

  • 1篇2025
  • 13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09
  • 3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管圈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方法:2015年4~10月我科成立护理质量品管圈,调查科室护理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规范化培训,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床头抬高的依从率。结果:床头抬高依从率由改善前的19.12%提高到2015年10月的86.44%。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罗桂芝李星鲁玫梁秋桂王靖婧文倩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机械通气床头抬高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4年
黄靖李小平罗桂芝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心绞痛UAAMI禁忌症
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在降低重症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
2024年
探讨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在重症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6月份790例压疮高危风险的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压疮预防;将2019年7~12月份944例压疮高危风险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进行压疮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院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压疮理论知识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应用于重症患者院内压疮预防管理,能有效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罗桂芝邓慧杰刘杏清
关键词:重症患者压疮管理PDCA循环
一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换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换药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为换药组件,所述换药组件包括换药管以及与换药管底端活动连接的取药棒;所述换药管一端设有圆形端头,所述换药管另一端靠近端口处连通有导药管...
罗桂芝马红超何玉梅
两针法连续缝合在回肠单腔造口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两针法连续缝合方式在回肠单腔造口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预防性单腔回肠造口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符合预防性回肠单腔造口术适应证,排除年龄>80岁、基础疾病复杂、全身条件极差不能耐受手术者、肠管末端血液供应不良以及肠管末端严重水肿或感染严重者。其中2021年10月1日前治疗的患者,采用传统的间断缝合法进行回肠造口(传统法造口组,60例);2021年10月1日以后治疗的患者,采用两针法连续缝合进行回肠造口(两针法造口组,38例)。两针法连续缝合回肠造口术操作如下:第1根缝线将肠管浆肌层与腹膜、后鞘及前鞘由深至浅分2层连续缝合;一期开放造口,第2根缝线将肠管全层与皮肤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造口手术时间及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针法造口组肠造口手术时间较传统法造口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2.2)min比(25.1±2.4)min,t=-17.874,P<0.001]。两针法造口组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周围皮炎和造口回缩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法造口组[分别为5.3%(2/38)比31.7%(19/60),χ²=9.633,P=0.002;5.3%(2/38)比28.3%(17/60),χ²=7.923,P=0.005;2.6%(1/38)比18.3%(11/60),P=0.026],而造口旁疝、造口脱垂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单腔回肠造口术,两针法连续缝合回肠造口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的优势,还可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蓝青楠俞金龙余捷罗桂芝邹琦邹兆伟
关键词:回肠造口术
ICU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
目的探讨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ICU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方面的成效。方法在ICU设立感控专科护士,负责制定CRBSI预防相...
陈玉平罗桂芝高丽娟罗霞娟万虹刘雪琴
关键词:专科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ICU
文献传递
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42
2009年
目的探讨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ICU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方面的作用和成效。方法在ICU设立感染控制专科护士,负责引入和制订CRBSI预防相关的指南,进行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并进行感染监测。结果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手卫生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手消毒液消耗量从4.1ml/患者日增加到65.2ml/患者日;导管使用率从67.6%降低到62.8%;感染率从4.29‰降低到0。结论感染控制专科护士的设立在制订感染控制指南和落实感染控制措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预防CRBSI有着重要的意义。
陈玉平罗桂芝高丽娟罗霞娟万虹刘雪琴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
早期结直肠癌筛查,这些内容你都清楚吗
2024年
结直肠癌已成为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不容忽视。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早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绝大多数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望实现治愈,5年生存率可高达90%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内镜检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结直肠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守护生命健康。
罗桂芝
关键词:内镜检查早期结直肠癌高死亡率结直肠高危人群预防措施
1例低凝状态病人重度皮肤黏膜分离行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
2024年
总结1例低凝状态病人造口重建术后发生重度皮肤黏膜分离创面行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护理要点:动态监测病人凝血功能并调整抗凝药物用量;超声定位联合低负压吸引应用于低凝状态病人的创面治疗上;针对术后胃瘫综合征行营养支持;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缓解病人负性情绪;开展风险防范管理预防造口远期并发症。经过40 d的精心护理,病人创面愈合,后续随访未发生造口远期并发症。
邹琦罗桂芝何玉梅彭花
关键词:皮肤黏膜分离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胃瘫综合征护理
一种自退针的防刺留置针结构
本发明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退针的防刺留置针结构,包括导管座;导管座由前至后依次包括透明三通段和连接段;透明三通段的前端设置软导管,透明三通段的后端内设置有隔离塞;还包括插接在导管座连接段后端的、沿前后方...
杨又专 樊嘉慧 卢进红罗桂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