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涛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脓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对36例确诊急性脓胸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清理和刮除脓苔,剥离纤维膜,术中彻底冲洗脓腔,术后持续胸腔冲洗。结果 34例完成胸腔镜手术,2例辅助小切口,无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45-155 min,平均(104±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0±12.5)ml,抽出的平均脓液量为(740±20.3)ml,放置引流脓液的引流管时间为5-15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4±1.5)d。术后随访3-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安全、有效、微创,能达到清除病因、闭合脓腔、加快康复的目的。
- 朱胜随志辉王鸿高涛涛苗传龙刘磊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
-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手术与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5年1~9月,同一外科团队手术治疗36例食管癌,其中传统手术19例,机器人辅助手术1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顾性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短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333.5±85.0)min vs.(203.9±24.8)min,t=6.357,P=0.000];手术出血量机器人组为(182.3±78.9)ml,传统组为(195.3±14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752)。2组均R0切除,切端阴性。食管标本长度机器人组为(8.2±2.1)cm,传统组为(8.6±1.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4,P=0.518);淋巴结清扫数量机器人组为(17.4±7.7)枚,传统组为(20.0±9.1)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3,P=0.367)。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显著少于传统组[(9.8±2.0)d vs.(12.6±5.5)d,t=-2.076,P=0.046]。术后并发症机器人组2例,传统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2组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机器人辅助Ivor-Lewis手术的根治性与传统手术相当,术后恢复较传统手术快,并发症不多于传统手术,其短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验证。
- 韩丁培项捷高涛涛金润森车嘉铭杨孝清朱良纲杭钧彪陈中元李鹤成
- 关键词:食管癌机器人手术短期疗效
- 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34例临床资料,与同期采用传统方法(非手术治疗)治疗患者24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胸痛缓解时间、胸引管引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胸腔镜组的胸痛时间、胸引管引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优于传统方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王鸿随志辉高涛涛刘磊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 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VATS)与后外侧开胸手术(PLT)行肺叶切除对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法不同将69例肺癌患者分为VATS组及PLT组,分别采用VATS及PLT行肺叶切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引量、胸管带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VAT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引量、胸管带管时间均较PLT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两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CRP水平显著升高,术后24 h最高,之后均下降,但VATS组CRP水平显著低于PLT组(P<0.05)。结论与PLT比较,VATS切除肺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
- 朱胜随志辉王鸿高涛涛刘磊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C反应蛋白
- 纵隔、胸腔双引流在防治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纵隔、胸腔双引流在防治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胸心外科174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引流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纵隔、胸腔双引流组: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60.75±6.28)岁,术后行纵隔、胸腔双引流;对照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62.36±5.24)岁,术后常规单纯胸腔引流。比较两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胸腔残余积液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心脏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纵隔、胸腔双引流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VS.2.6%,P〉0.05)。纵隔、胸腔双引流组2例发生吻合口瘘,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对照组2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经二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出现发热,术后3周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纵隔、胸腔双引流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71.86±7.43)hVS.(123.12±10.05)h]、胸腔残余积液发生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3.5%VS.26.9%)、心脏并发症发生率(16.7%VS.32.1%)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56例,失访17例,随访时间3~12个月,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纵隔、胸腔双引流在食管癌手术中不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但可以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朱胜王鸿随志辉高涛涛苗传龙刘磊
- 关键词:食管癌外科手术纵隔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