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秀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单县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治疗观察
- 2018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2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30例,综合治疗组132例,其中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巴曲酶治疗。接受3-5天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3天、5天时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综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对比治疗疗效,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巴曲酶降纤抗凝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近期、远期疗效,通过减少短时间内神经功能缺损以降低患者致残率,并通过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葛洪亮时秀云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
-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技术对诊断乳腺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病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在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CESM技术摄片且手术切除的27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的X线导管造影资料,比较减影图像及低能图像对导管及导管内病变的显示情况及溢液导管与伴发病变的关系。结果27例减影图像均能充分显示各级导管,低能图像仅5例能充分显示各级导管;减影图像显示导管内有充盈缺损20例(主导管内充盈缺损9例,分级导管充盈缺损11例);20例中低能图像仅有13例能清楚并完整显示(主导管内充盈缺损显示8例、未显示1例,5例充盈缺损位于一、二级导管内),位于三级及末端导管内充盈缺损不能分辨的有6例。触诊异常恶性病变5例(5/9),触诊阴性恶性病变5例(5/18),触诊阴性但X线异常的恶性病变4例(4/5)。结论利用CESM技术进行乳腺导管造影摄片同时获取的减影图像与低能图像对主导管及一、二级导管内病变显示无明显差别,减影图像对三级及末端主要位于腺体重叠区的导管及导管内病变显示更接近真实情况,对溢液侧乳腺病变的评估能提供更详细的影像资料。乳头溢液合并触诊异常及X线有异常且有乳头溢液的乳腺恶性病变为多。
- 孟晓春柴丽敏王秀丽时秀云权乐
-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房X线摄影术导管造影
- 血清降钙素原、凝血因子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价值分析
- 2023年
- 目的评价以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凝血因子共同检测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并发腹膜炎为研究组,40例未并发腹膜炎为对照组,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名为健康组,分析3组血清降钙素原,凝血因子、C-反应蛋白差异。结果研究组降钙素原(1.38±0.89)ng/mL、C反应蛋白(13.95±5.88)mg/L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凝血因子Ⅱ、Ⅴ、Ⅷ分别为(30.25±4.68)%、(32.65±5.55)%、(190.41±14.36)%均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1、4.652、16.322、12.410、10.369,P均<0.05)。结论3项联合检查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在临床使用。
- 贾冬青时秀云
-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血清降钙素原凝血因子C-反应蛋白
- 单县地区致病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近年单县地区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及时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单县中心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11847株,采用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测定采用VITEK2系统或KB-纸片法测定。结果:11847份标本共分离出各种病原菌539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781株,占14.48%,革兰氏阴性杆菌3873株,占71.84%。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情况比较严重。结论:单县地区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应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 时秀云
- 关键词:致病菌抗菌药物耐药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