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文星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瓣
  • 4篇疗效
  • 4篇骨折
  • 3篇缺损
  • 2篇带蒂
  • 2篇带蒂皮瓣
  • 2篇蒂皮瓣
  • 2篇动脉
  • 2篇断指
  • 2篇断指再植
  • 2篇再植
  • 2篇掌指
  • 2篇掌指骨
  • 2篇指骨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皮肤软组织
  • 2篇皮肤软组织缺...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外科

机构

  • 10篇惠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0篇温文星
  • 9篇邓永上
  • 6篇罗伟东

传媒

  • 2篇哈尔滨医药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广州医药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在掌指骨骨干骨折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掌指骨骨干骨折采用微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8月-2016年12月,对62例掌指骨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制定的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对手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手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55%(29/31),对照组手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4.19%(23/3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2%(1/3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6/3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5)。结论微型锁定钢板相比于普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掌指骨骨干骨折中疗效显著,手部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由于价格昂贵,在简单掌指骨骨干骨折中仍不作为常规推荐使用。
温文星邓永上黎先祥周卓
关键词:疗效比较
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微型髁钢板螺钉内固定。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愈合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手术费用;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71.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8.2±3.5)min少于对照组(25.1±4.9)min,观察组手术出血量(7.9±2.3)m L低于对照组(14.8±4.1)m L,观察组手术费用(723.8±90.3)元少于对照组(998.2±111.3)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52.8±3.4)d少于对照组(56.2±4.5)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3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低,愈合时间短,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理想,临床上值得广泛运用。
温文星邓永上黎先祥周卓罗伟东
关键词:双克氏针第5掌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第一趾带蒂腓侧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第一趾带蒂腓侧瓣在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诊治的足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40例,择期采用第一趾带蒂腓侧瓣(FTFF)游离移植修复。其中感染创面16例,清洁创面24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6m×0.8cm^2.5cm×2.0cm。结果 33例皮瓣移植均顺利成活,7例皮瓣移植过程中出现水泡,部分呈青紫色,后予以拆线等对症处理后最终成活。术后随访6至19个月,皮瓣色泽与质地均较好,未见明显臃肿。结论第一趾带蒂腓侧瓣对足部中、小皮肤缺损的修复,尤其对足底创面的修复将直接影响着足部的功能。第一趾带蒂腓侧皮瓣血管解剖稳定,皮瓣质地好,且耐磨,对供区影响小,对受区功能恢复好。因此,是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良好选择。
黎先祥邓永上温文星周卓罗伟东
关键词:足部皮肤缺损带蒂皮瓣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固定、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固定、微型钢板螺钉固定不同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手部掌、指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3组,每组各20例,研究1组予以交叉克氏针固定,研究2组予以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固定,研究3组予以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关节没有融合情况以及创口感染情况。结果研究1组优良率与研究2组、研究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2组与研究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1组骨折愈合时间与研究2组、研究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2组与研究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术后关节没有融合率及创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掌、指骨骨折选择微型钢板螺钉固定及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固定临床疗效均较好,但微型钢板螺钉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时间短。
黎先祥邓永上温文星周卓罗伟东
关键词:交叉克氏针固定张力带掌指骨骨折
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四肢骨折愈合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四肢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骨肽注射液的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四肢骨折的患者(部位和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方法处理所有患者,例如抗感染,切开内固定等,除此之外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的骨折愈合剂,试验组患者接受骨肽注射液的辅助治疗。观察在四肢骨折的治疗中加用骨肽注射液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7.50%),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可促进四肢骨折的愈合,疗效确切,与传统的骨折愈合剂相比有更好的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李运进叶荫科温文星熊绍林
关键词:四肢骨折愈合骨肽注射液疗效观察
带蒂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足踝部骨裸露并创面感染修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带蒂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足踝部骨裸露并感染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60例足踝部骨裸露并创面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30例)进行带蒂皮瓣修复术结合VSD。观察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患者满意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住院费用少、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感染和骨髓炎等状况出现,皮瓣外观较好;对照组足踝部移植皮瓣撕脱4例,血液循环障碍2例,局部血肿4例,感染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皮瓣修复术联合VSD技术能够一次性完成骨与软组织感染缺损修复,且创面外观良好,为踝部骨裸露并感染创面治疗开辟新的治疗方式。
黎先祥邓永上温文星周卓罗伟东
关键词:带蒂皮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感染
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伴动脉缺损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伴动脉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手部创面伴动脉缺损病人7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观察组行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创面,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病人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检测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标本红细胞沉积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含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0,P<0.05)。两组病人手术后血标本ESR、hs-CRP和PCT含量较手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9~22.75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88,P<0.01)。结论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伴动脉缺损效果好,且机体炎症反应程度较轻,更利于病人康复。
温文星邓永上黄秀琴
关键词:手损伤动脉外科皮瓣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6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危象分为A组(发生血管危象)和B组(未发生血管危象),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吸烟史、指别、外伤原因、末端断离及缺血时间在A、B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吸烟史、指别、外伤类型、末端断离、缺血时间均为影响断指再植术术后血管危象发生危险因素。结论血管危象为断指再植术常见并发症,影响发生血管危象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针对性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断指存活率。
温文星邓永上黎先祥周卓罗伟东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血管危象
不同年龄段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46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远端蒂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进行修复,根据患者年龄段将其分为儿童组(小于15岁)18例和成人组(大于15岁)28例。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比较2组皮瓣修复效果、皮瓣存活情况、并发症影响因素以及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修复效果、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与成人组皮瓣完全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部分坏死和边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比例、旋转点位置和近端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创面部位位于小腿下段前方的比例低于成人组,位于跟腱及踝区的比例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轮辐伤的构成比高于成人组,而砸压伤、运动伤的比例低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色素沉着和感觉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皮肤瘙痒和瘢痕的发生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均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和存活情况,但儿童皮瓣供区发生皮肤瘙痒和瘢痕的概率更高。
马坪楠邓永上温文星熊胜文周卓罗伟东
关键词: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神经外膜缝合法联合神经束膜缝合法在修复断指再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膜缝合法联合神经束膜缝合法在修复断指再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手足外科收治断指再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观察组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联合神经束膜缝合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虽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膜缝合法联合神经束膜缝合法在修复断指再植周围神经损伤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邓永上温文星黎先祥
关键词:断指再植周围神经损伤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