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容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吸虫
  • 12篇吸虫
  • 11篇吸虫病
  • 11篇虫病
  • 10篇血吸虫病
  • 5篇钉螺
  • 5篇流行区
  • 4篇阳性
  • 4篇阳性钉螺
  • 4篇日本血吸虫
  • 4篇日本血吸虫病
  • 4篇感染度
  • 2篇血吸虫卵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扩大化疗
  • 2篇虫卵
  • 1篇地理流行
  • 1篇地理流行病学
  • 1篇钉螺孳生

机构

  • 1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巍山县畜牧局

作者

  • 12篇张容
  • 6篇郑江
  • 5篇钱珂
  • 4篇祝红庆
  • 3篇王延安
  • 2篇谢法仙
  • 1篇朱丹
  • 1篇徐仁发
  • 1篇伍卫平
  • 1篇吴建忠

传媒

  • 6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外医学(寄...

年份

  • 2篇1991
  • 5篇1990
  • 5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吸虫病患者粪便隐血情况检测
1989年
我们于1987~1988年在云南省巍山县对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粪便隐血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共检测血吸虫病患者218例。其中粪检阳性者200例,晚期病人2例;急性病人16例。均系当地患者。 二、方法:收集受试者新鲜粪便,以Mott博士提供的Hemoccult slide测试粪便隐血。同时,以病原学检查和体检结果作比较。
郑江邱宗林赵吉斌张容
关键词:血吸虫病患者便隐血粪便隐血试验血防站巨脾
黑线姬鼠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上的意义被引量:4
1991年
初次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姬鼠,虫体能发育成熟,并从粪中排出虫卵;感染后11周左右,虫体有自然消失趋向,但再次感染后,虫体仍可发育成熟并从粪中排出虫卵。虫卵孵出的毛蚴能感染钉螺,逸出的尾蚴能再感染姬鼠和小白鼠。由于姬鼠在自然界可被多次感染,因此,它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上有一定意义。
张容李冬馥沈祥裕吴光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黑线姬鼠
在控制血吸虫病过程中人群COP抗体消长的观察
1990年
1982~1986年于江西省鄱阳湖畔的土牛村,观察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辅以局部重点灭螺措施的人群COP抗体消长情况。结果表明,于实施控制措施后第4年,环沉率≥1%者由实施措施前的47.1%下降至24.3%,≥5%者由29.7%下降至6.5%,平均环沉率由5.56±10.20%下降至0.89±2.49%。后二者的结果与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趋势一致,提示COPT具有考核控制血吸虫病措施效果的参考价值。
张容华湘津谭鸿群陈韶红陶波陈乐华周调香刘玉明
关键词:COP灭螺流行区阴转率
云南省日本血吸虫病地理流行病学的探讨被引量:3
1990年
云南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17个县、市,50年代至今钉螺面积2.19亿m^2,病人30.15万。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诸因素的综合作用,钉螺和血吸虫病的分布有强烈的地方性。在海拔1350~2450m,年均温11.8~19.5℃,年降雨量574~970mm地带,均有血吸虫病流行。而以海拔1800m左右,年均温15.7℃左右,年降雨量800mm左右的地带,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最高。水稻土带宜于钉螺孳生,更适宜于血吸虫病传播,亦常常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带;红壤土带仅有少数钉螺孳生,血吸虫病流行程度轻;棕壤和高山草甸土带不宜钉螺孳生,未发现血吸虫病。
谭鸿群罗尧钜张容张显清袁本聪王延安谢法仙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地理流行病学钉螺
人的行为对血吸虫病人家庭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1989年
人的行为(生产、生活)与血吸虫病的发生和分布有密切关系。农村经济体制的改变又直接影响人的行为的变化。为探讨农村经济体制改变对血吸虫病人分布的影响,我们对云南省巍山县中和乡和其中的吉利古、石头地、阿查黑3个村的血吸虫病人分布进行了分析。
郑江钱珂祝红庆陈韶红张容王延安邱宗林杨慧毕绍增赵吉斌彭忠惠卜怀忠姚国辉
关键词:血吸虫病人扩大化疗流行区阳性钉螺钉螺孳生病情资料
吡喹酮治疗不同感染度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1989年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疗效与感染度的关系,我们于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进行了比较观察。 方法 一、观察对象239例血吸虫病患者均为农民。男性188例,女性51例,年龄6~60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68例,50岁以上9例。
刘世基曹华年陶波李奇仁程林滚吴至省熊太水邓丽霞陈乐华左小星宋国新张容
关键词:吡喹酮血吸虫感染度
云南大山区阳性钉螺的寿命及逸蚴量被引量:15
1990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省大山区人工感染的阳性钉螺在野外饲养条件下的平均寿命和逸蚴量。1987年8月感染的幼螺,3个月后,首次分离出135只阳性钉螺。从初次逸蚴起,存活至翌年6~9月的生存率分别为27.4、16.3、13.3和11.9%;平均逸蚴量依次为139.9、29.6、39.2和75条。阳性钉螺平均寿命为171.6d。每只阳性钉螺生存期平均逸蚴量为673条。当地阳性钉螺平均传播期估计可达半年以上。这对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的定量分析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有其参考意义。
谢法仙殷关林吴建忠段有荣张显清杨杰钱珂谭鸿群郑江张容徐仁发王延安杨文盛
关键词:钉螺日本血吸虫病
大山区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被引量:9
1989年
本文报道了在西南部大山区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种类众多,家畜的EPD所占比率最大,约占总EPD的68.1%,动物宿主的重要性超过人宿主,认为在此类地区应重视和解决动物血吸虫病问题。
姚邦源郑江钱珂毕绍增邱宗林赵吉斌杨慧祝红庆高怀杰彭忠惠卜怀忠伍卫平陈韶红姚国辉张容
关键词:动物宿主流行区血吸虫感染阳性钉螺终宿主
Kato—Katz法在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查病效果被引量:1
1989年
1972年,Katz对Kato法作了重要改进,建立了Kato—Katz法。在寄生虫病检查中受到欢迎,应用日益广泛。1980年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Mott曾推荐将此法作为血吸虫卵计数的标准方法。为了解Kato—Katz法在云南大山区的应用价值,我们在巍山县中和乡对此法的现场应用效果作了观察,结果如下。
邱宗林郑江赵吉斌彭忠惠卜怀忠张容陈韶红
关键词:流行区血吸虫卵感染度
集卵薄涂片法检测牛粪中血吸虫卵含量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比较了薄涂片法和透明法的虫卵回收率。结果表明,在三种虫卵梯度,薄涂片法的虫卵回收率,分别为透明法的18、4.2和3.5倍,前者的变异系数明显低于后者;现场检查34头孵化阳性黄牛的结果也证实薄涂片法优于透明法。薄涂片法检查半量粪渣(制6张涂片)的虫卵估计值和标准差与全量粪渣结果相似,可以代替全量粪渣检查。在感染度较高的地区,可以抽样检查1/4粪渣,制3张涂片检查,从而减少工作量。
姚邦源钱珂祝红庆朱丹陈韶红张容
关键词:血吸虫感染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