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迦勒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腰椎
  • 4篇单侧
  • 2篇胸腰椎
  • 2篇疗效
  • 2篇脊柱
  • 2篇骨折
  • 1篇单侧椎弓根
  • 1篇弹性钉
  • 1篇钉棒内固定
  • 1篇行经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结核
  • 1篇胸腰椎爆裂
  • 1篇胸腰椎爆裂骨...
  • 1篇胸腰椎结核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段
  • 1篇腰椎爆裂骨折
  • 1篇腰椎不稳
  • 1篇腰椎后

机构

  • 7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姚迦勒
  • 6篇林慰光
  • 5篇胡奕山
  • 4篇林本丹
  • 4篇郑干轩
  • 3篇罗勤瑜
  • 1篇张曼茵
  • 1篇汤舜銮
  • 1篇刘伟军

传媒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单侧弹性钉棒加Cag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单侧弹性钉棒加Cag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侧弹性钉棒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后续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82%,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指标上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弹性钉棒加Cag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后续恢复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干轩林慰光姚迦勒林本丹
关键词:腰椎不稳
单侧弹性棒腰椎后路动态固定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分析单侧弹性棒腰椎后路动态固定在腰椎下关节突不同切除范围时的作用。方法采用8根新鲜成年家猪L3~L6段椎体为材料,测定L4~5运动范围及脊柱前柱应力分布情况。将每个标本依次制成如下7种状态组:A组(完整正常标本)、B组(切除左侧L4下关节突内侧1/2+开窗髓核摘除术)、C组(B组+同侧L4、L5椎弓根钉+弹性棒)、D组(B组+同侧L4、L5椎弓根钉+刚性棒)、E组(切除左侧L4下关节突)、F组(E组+同侧L4、L5椎弓根钉+弹性棒)、G组(E组+同侧L4、L5椎弓根钉+刚性棒)。A组为正常组,B组与E组为损伤组,C组与F组为弹性棒组,D组与G组为刚性棒组。结果切除左侧1/2或左侧全部下关节突时,弹性棒组在屈曲、伸张、侧弯、左旋转的运动范围均小于损伤组(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转大于正常组(P<0.05)。脊柱前柱应力:在屈曲和侧弯时弹性棒组较刚性棒组增加了6%~13%;弹性棒组内,下关节突切除1/2或全部切除时C组和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弹性棒固定能在绝大部分运动方向上保证脊柱稳定性,并且通过减少应力遮挡,可减缓邻近节段退变。
林慰光胡奕山姚迦勒郑干轩罗勤瑜林本丹
关键词:腰椎后路生物力学实验
单侧椎弓根旁注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旁注入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380例分为实验组(n=171)和对照组(n=209),分别行单侧经椎弓根旁注入PKP术和行双侧椎弓根注入PKP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SF-36评分、椎体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变化及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背痛均显著改善或消失,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患者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大,Cobb角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单侧经椎弓根旁注入和双侧椎弓根注入椎体后凸成形术均能有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但单侧经椎弓根旁注入PKP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林慰光胡奕山姚迦勒郑干轩罗勤瑜林本丹
关键词:脊柱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
胸腰椎爆裂骨折行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行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手术治疗。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5.57±15.7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0.95±21.58) m L,术后3个月脊柱融合率为97.92%。术后3个月、6个月、 12个月后,患者的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P <0.05),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保持C级4例, C→D级5例, C→E级1例,保持D级7例, D→E级19例。结论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良好。
林慰光胡奕山姚迦勒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神经功能
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7例)、对照A组(采用传统髓核摘除术,30例)、对照B组(采用孔镜或椎板镜下髓核摘除术,12例)和对照C组(采用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23例)。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年。术后3个月JOA评分:4组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A、B、C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随访期间X线片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且无腰椎不稳,MRI提示神经根无明显受压,且邻近节段无明显椎间盘突出病变;对照A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对照B组出现1例出血、1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复发;对照C组出现1例神经系统损伤、1例切口感染。结论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
林慰光胡奕山姚迦勒郑干轩罗勤瑜林本丹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种医用陪护躺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陪护躺椅,包括床头柜和折叠躺椅,床头柜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储物腔和躺椅储藏腔,储物腔内设有抽屉;折叠躺椅包括躺椅储藏腔挡板、多个躺椅折叠段和多个连接板,躺椅储藏腔挡板将躺椅储藏腔的开口覆盖,连接板的上...
张曼茵汤舜銮王燕璇刘伟军姚迦勒
文献传递
胸腰椎结核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以及一期后前联合固定加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科及骨外二科确诊为胸、腰椎结核并行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9例患者行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患者行一期后前联合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12-31个月。所有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已治愈,VAS评分、ASIA分级、WBC、CRP、ESR及SF-36评分、Cobb角对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前路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后路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临床治愈率、VAS评分、SF-36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前联合组由于例数较少,不做结果对比。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为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后路手术在操作时间和手术出血、手术风险上具有相对优势,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一期后前联合手术既可达到坚强内固定,又可充分暴露和彻底清除病灶,但手术时间长、风险较大。
林慰光胡奕山姚迦勒陈超
关键词:胸腰段结核手术方式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