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3篇静脉
  • 2篇信息化
  • 2篇信息化建设
  • 2篇小儿
  • 1篇蛋白
  • 1篇跌倒
  • 1篇胸苷
  • 1篇胸苷酸合成酶
  • 1篇医用
  • 1篇医用纱布
  • 1篇医用设备
  • 1篇针柄
  • 1篇置管
  • 1篇质量指标
  • 1篇纱布
  • 1篇输液
  • 1篇数据库
  • 1篇头皮
  • 1篇头皮静脉

机构

  • 8篇重庆市涪陵中...

作者

  • 8篇秦林
  • 3篇刘继终
  • 1篇王泽新
  • 1篇李艳彦
  • 1篇何玉婷
  • 1篇高俊勇
  • 1篇罗晓
  • 1篇许国发
  • 1篇周美玉
  • 1篇陶苗苗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第13届京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纳米银敷贴与3M透明敷贴在中心静脉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纳米银敷贴和3M透明敷贴用于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维护中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该院的9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采用3M透明敷贴和思乐扣PICC置管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纳米银敷贴和思乐扣PICC置管固定技术,对比分析2种置管效果。结果在PICC置管固定技术中,试验组PICC置管并发症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敷贴松动及导管移动、脱位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用于PICC置管换药,固定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导管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秦林
关键词:护理方法3M透明敷贴PICC置管并发症
护理信息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护理信息技术能够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保障护理质量安全。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已开发、建设和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移动护理、重症监护、安全输血等护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分析,探索护理信息技术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影响。
秦林刘继终
关键词:临床护理
一种小儿静脉留置针简易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静脉留置针简易固定装置,具体涉及输液辅助设备领域,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一端固定设有防护壳,所述固定壳和防护壳底部设有三个固定机构,所述防护壳顶端设有观察盖,所述观察盖顶端设有凸透镜,所述固定壳底...
秦林
文献传递
加快护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升级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医疗及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被医院管理者提上重要议程。我院通过对供应室可追溯系统、静配中心、移动护理、分包机包药等方面...
秦林刘继终
护理质量指标及数据库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8年
综述了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应用进展以及护理质量数据库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我国的护理质量指标不统一,数据信息化建设也不够完善。建立完整的护理质量指标及信息数据库,让质量数据的获取更加精准、及时,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秦林刘继终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跌倒管理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并改进流程,以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成立跌倒根本原因分析项目组,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跌倒患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从人、制度、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原因分析修订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及跌倒告知书,对护士健康教育质量进行考评,强化重点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注重细节管理,改进工作流程后运用于2016年跌倒管理中。结果 2016年跌倒发生率[0.03%(18/56 257)]较2015年[0.06%(32/51 91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6,P<0.05)。2015年跌倒受伤率[96.88%(31/32)]与2016年[94.44%(1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P>0.05)。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跌倒原因并改进流程,可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但对跌倒受伤率无明显影响。
罗晓罗莉秦林
关键词:跌倒住院病人护理工作
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拓扑异构酶Ⅱ、核糖核苷还原酶M1、β3微管蛋白及胸苷酸合成酶在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肺癌标本中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核糖核苷还原酶M1(RRM1)、β3微管蛋白(β3-tubulin)及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病理确诊的548例肺癌标本的ERCC1、TOPOⅡ、RRM1、β3-tubulin及TS 5种化疗药物敏感性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分析5种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ERCC1、TOPOⅡ、RRM1、β3-tubulin及TS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6%(339/548)、91.06%(499/548)、62.59%(343/548)、73.18%(401/548)及70.44%(386/548)。ERCC1以弱阳性表达为主, TOPOⅡ以中、强阳性表达为主(P<0.05)。鳞状细胞癌ERCC1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癌[57.39%(167/291)比42.61%(124/291)]。在TOPOⅡ弱阳性表达组中,腺癌比例高于鳞状细胞癌[23.58%(100/137)比8.73%(37/137)],而在中、强阳性表达组中,鳞状细胞癌比例高于腺癌[47.41%(201/287)比20.28%(86/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5种标志物表达相互间无相关性(r=0.4,P=0.397)。结论 ERCC1及TOPOⅡ的表达在肺鳞状细胞癌中高于腺癌;ERCC1以弱阳性表达为主,TOPOⅡ以中、强阳性表达为主,两者的表达无相关性。
许国发周美玉秦林高俊勇王泽新陶苗苗何玉婷李艳彦
关键词:胸苷酸合成酶EXCISIONTOPOISOMERASE
一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防护装置,具体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包括头套,所述头套顶端镶嵌有微型风扇,所述头套前端镶嵌有电加热片,所述电加热片前端固定设有导引槽,所述头套内壁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外端固定...
秦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