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律
  • 1篇型心
  • 1篇替罗非班
  • 1篇转复
  • 1篇窦性
  • 1篇窦性心律
  • 1篇维持窦性心律
  • 1篇螺内酯
  • 1篇急性ST段抬...
  • 1篇急诊
  • 1篇急诊PCI治...
  • 1篇间期

机构

  • 3篇泰达国际心血...

作者

  • 3篇王新夺
  • 2篇李玉亮
  • 2篇张峰
  • 2篇段文涛
  • 2篇史东
  • 2篇张朝霞
  • 1篇迟令福
  • 1篇李峥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发病率及患者临床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发病率及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电生理科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的患者4 826例,对其中RR间期≥2 s的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其整体发病率,并根据患者性别和年龄段进行分层,探讨其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4 826例行holter检查的患者中共记录到522例长RR间期患者,人群整体发病率为10.82%,男性296例,发病率为12.18%(296/2 431),女性226例,发病率为9.44%(226/2 395),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长RR间期发病率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高的趋势;长RR间期的主要心律失常类型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和异位P波未下传心室。结论长RR间期发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且存在年龄分布特征。
李玉亮王新夺
关键词:长RR间期发病率
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STEMI急诊PCI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013年3月我院收治STEMI行急诊PCI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
段文涛史东李玉亮王新夺张朝霞李峥迟令福张峰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伐卢定替罗非班肝素
文献传递
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究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螺内酯,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房内径、血压,根据是否复发等判断用药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1、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左房内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房内径、SBP、DBP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可有效维持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的窦性心律,疗效突出,安全性较好。
段文涛史东王新夺张朝霞张峰
关键词:胺碘酮螺内酯持续性房颤窦性心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