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强
作品数:
1
被引量:11
H指数:1
供职机构: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赵玉军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刘洪琪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张晓雷
天津港口医院
吴迪
天津市环湖医院
徐杰
天津市泰达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隐匿
1篇
致伤
1篇
致伤因素
1篇
伤因
1篇
伤员
1篇
重伤员
1篇
危重
1篇
危重程度
1篇
危重伤员
1篇
近期并发症
1篇
复合伤
1篇
并发
1篇
并发症
机构
1篇
天津市第一中...
1篇
天津医院
1篇
天津医科大学...
1篇
天津市第三中...
1篇
天津市第四中...
1篇
天津市环湖医...
1篇
天津市第五中...
1篇
武警后勤学院...
1篇
天津港口医院
1篇
天津市第四医...
1篇
天津市泰达医...
作者
1篇
李银平
1篇
傅强
1篇
王一旻
1篇
王勇强
1篇
徐磊
1篇
穆恩
1篇
彭民
1篇
杨万杰
1篇
王志强
1篇
冯世海
1篇
徐杰
1篇
吴迪
1篇
张晓雷
1篇
李国强
1篇
刘洪琪
1篇
赵玉军
传媒
1篇
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1篇
2016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危重伤员伤情及近期并发症和隐匿伤的多中心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危重伤员距爆炸中心的距离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分析本次事故的伤情特点以及伤员近期并发症和隐匿伤的发生特点,为创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8月12日23:35至12月12日23:35由天津市10家医院、12个重症医学科或专科监护室收治的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全部危重伤员共58例,根据伤员受伤时所处位置分为室外组(29例)和室内组(29例),每组再按照伤员受伤时距爆炸中心的距离分为近距离(≤200m)、中远距离(200~1000m)和远距离(〉1000m)3个亚组;比较各组伤员距爆炸中心不同距离与致伤因素、致伤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同时根据受伤时间分为伤后1d内、2-3d、4-6d、7d后4个时间段进行观察,分析近期并发症和隐匿伤在不同时间段的分布特点。结果(1)室外组近距离、中远距离和远距离伤员分别为14、13、2例,室内组分别为3、22、4例。①室内外两组伤员均以冲击波直接或间接致伤为主。室外组近距离和中远距离伤员受各致伤因素影响均较大,以冲击波直接致伤(14/14和12/13)、冲击物砸伤(12/14和4/13)和破片伤(12/14和12/13)最多;远距离伤员较少,仅出现冲击波直接致伤和冲击物砸伤各1例。室内组伤员以近距离和中远距离致伤因素影响较大,仍以冲击波直接致伤为主(2/3和14/22),火焰伤、破片伤及受冲击后摔伤的情况少于室外组,但被冲击物砸伤的情况较多;远距离伤员较少,但仍存在破片伤。②室内外两组伤员致伤部位主要分布于体表和头面部,其次为胸部、下肢、骨盆、臀部等,以近距离和中远距离伤员表现最为明显;而颈部、腹部及盆腔、脊柱、上肢等部位损伤较少。③室内外两组损
杨万杰
徐磊
傅强
李银平
徐杰
王一旻
赵玉军
张晓雷
王志强
彭民
刘洪琪
李国强
冯世海
王勇强
吴迪
孟祥忠
穆恩
关键词:
复合伤
致伤因素
危重程度
并发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