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不育
  • 3篇不育症
  • 2篇精液
  • 2篇ADAM
  • 2篇不育症患者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恶性
  • 1篇原发性恶性黑...
  • 1篇治疗2型糖尿...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疾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尿管
  • 1篇尿路造影
  • 1篇肿瘤
  • 1篇枸橼酸
  • 1篇枸橼酸西地那...
  • 1篇文献复习

机构

  • 4篇苏州市立医院
  • 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庄建平
  • 3篇严春寅
  • 3篇侯建全
  • 2篇吕金星
  • 2篇温端改
  • 2篇蔡政
  • 2篇浦金贤

传媒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ADAM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ADAM(去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区家族)基因与不明原因不育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正常生育男性和30例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精液中ADAM1、ADAM2、ADAM3、ADAM32基因的 mRNA表达。结果正常组30例中4种基因 mRNA均有表达,不育组30例中有1例ADAM1、2、32呈阴性表达,1例ADAM2、32呈阴性表达,ADAM1和ADAM3呈阴性表达各1例,26例4种基因均呈阳性表达。结论ADAM1、2、3、32基因缺失或不表达可能是导致不育的候选基因之一。
严春寅庄建平侯建全浦金贤吕金星温端改
关键词:不育症
磁共振成像及其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临床怀疑输尿管疾病的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输尿管镜检证实。结果 114例输尿管疾病包括:先天性异常15例,良性狭窄21例,输尿管结石36例,输尿管癌18例,外在性病变24例。MRU对输尿管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1.6%(93/114);与常规MRI结合,定性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2.1%(105/114)。结论 MR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IVP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者;与常规MRI结合,可提高输尿管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
蔡政庄建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尿路造影输尿管尿路造影
不育症中ADAM基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正常己育男性,不明原因的不育症男性二组精液中,ADAM家族,包括ADAM1, ADAM2,ADAM3,ADAM32的mRNA进行测定,从而推定出这类基因的缺失是否可能成为不明原因不育症的不育相关原因之一。方法...
严春寅庄建平侯建全浦金贤吕金星温端改
关键词:不育症
文献传递
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
2005年
庄建平
关键词:枸橼酸西地那非勃起功能障碍疗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ED患者
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情况与怀孕可能性的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精液情况与怀孕可能性的关系,指导辅助生育的选择。方法运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和整理不同病因男性不育症256例进行病因分析,检验常规结果和数据分析,建立数据模型,对病例怀孕可能性进行预测。结果不明原因不育占第一位,其次为精索静脉曲张。怀孕与年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A、精子活力A+B相关。精液量虽然与怀孕有关,但量的多少与怀孕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精子密度、不同精子活率、不同精子活力A、不同精子活力A+B与怀孕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预测的正确率为78.9%,模型的回归方程Prob=1/(1+e-z),Z=6.676-0.348age+0.218 volume+0.24 density-0.217 survive+0.64 energy1+0.774 energy2。结论精液指标是目前评估男性生殖力的最直接方法,它的数据模型可作为辅助生育的筛选工具之一。
庄建平严春寅侯建全
关键词:不育症精液怀孕SPSS统计分析
膀胱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和电镜特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和鉴别诊断,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透射电镜方法进行观察,并结合国外文献资料进行探讨.结果 肿瘤位于膀胱黏膜下,瘤细胞呈巢状或弥漫排列,具有一定异型性,部分为透亮型,部分为小细胞型,靠近边缘的肿瘤细胞呈梭形伴黑色素沉着.免疫组化:HMB45、Melan-A、S-100和p53(+),Ki-67>40%,CK 5/6、C K18、CK18、CK7均(一).电镜检查:肿瘤细胞排列松散,核异型性明显,核膜凹突不平,胞质内见黑色素颗粒,部分肿瘤细胞内有较多的核糖体.结论 膀胱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组织来源尚存争议,可能起源于异位的或胚胎残留的黑色素细胞、正常尿路上皮内的嗜银细胞或尿路上皮的化生.争取广泛切除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合理采用化学疗法、免疫疗法以及放射疗法等综合疗法,可能提高疗效.
蔡政庄建平
关键词:黑色素瘤膀胱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