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 作品数:68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及NB4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节被引量:26
- 2000年
- 目的 了解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HL 6 0细胞及NB4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半定量端粒重复扩增 银染色等手段 ,检测细胞的分化、凋亡 ,bcl 2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低浓度As2 O3对HL 6 0及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不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 ,但对其端粒酶活性的下调作用却比ATRA强烈和迅速。较高浓度As2 O3在有效诱导两种细胞凋亡过程中 ,伴随端粒酶活性更迅速的下调 ,同时bcl 2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As2 O3及ATRA对端粒酶活性均无直接的抑制作用。结论 低浓度As2 O3对HL 6 0细胞及NB4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下调是分化和凋亡作用的叠加。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与其端粒酶活性调节之间存在相似或相关的调控体系 ,其中bcl 2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陈峰徐功立李英张茂宏
- 关键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三氧化二砷端粒酶活性
- 以副肿瘤性天疱疮起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可伴发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Castleman’s病等,多以皮肤黏膜疼痛、糜烂、瘙痒及斑丘疹为特征性临床表现。症状严重的患者能够导致肺泡上皮细胞破坏、上皮细胞脱落、毛细支气管闭塞,逐渐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 王娜樊娟李英单宁宁丁梅胥莹王欣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副肿瘤性天疱疮文献复习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肺泡上皮皮肤黏膜
- 伊布替尼在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
- 目的 观察伊布替尼在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患者赵**,男,77 岁,企业退休人员.主因“ 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近2 年.”被收入院.既往“脑梗死”病史10+年,“2 型糖尿病...
- 姜玉杰葛学玲吕晓路康曲慧廷李颖李英王欣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伏立康唑药物相互作用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并发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疾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告1例罕见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 王娜隋潇徽丁梅袁代许洪志王相华李英王欣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浆细胞
- 发热、乏力、皮肤红斑被引量:1
- 2007年
- 张晓乐李英张凌岩
- 关键词:皮肤红斑乏力发热双下肢水肿过敏性皮肤病头孢类抗生素
- 吡喃阿霉素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李英马兰英张凌岩徐功立
- 关键词:白血病药物疗法吡喃阿霉素
- 急性白血病血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1995年
- 氧自由基与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对4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进行血清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48例AL患者为本院1994年1~12月住院病人,男28例,女20例;年龄13~6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急性非淋巴白血病(ANLL)28例。
- 于桂兰马兰英李丽李英徐功立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清丙二醛
- JAK2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骨髓中一种或多种髓系细胞增殖和外周血中成熟及不成熟细胞计数增加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JAK2V617F突变作为近年MPN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发现,被认为与MPN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突变的JAK2失去自我抑制能力,持续活化导致一系列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失调,最终造成恶性细胞过度增殖。目前,关于JAK2V617F突变与MPN临床特征及转归方面的研究及针对JAK2V617F的靶向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是仍存在一些待解决问题,如JAK2V617F突变在MPN发病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应积极开发针对JAK2的有效靶向药物;突变对于临床诊断及疾病检测的应用也亟待深入研究等。本文从JAK2及JAK2V617F突变介绍JAK2V617F突变在MPN中的致病机制、突变与临床特征及转归之间的关系和相关靶向治疗的发展等,对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陈怡欣李英张凌岩刘斌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JAK2V617F突变致病机理
- H9.埃罗替尼对JAK2V617F阳性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李英任媛媛张凌岩陈怡欣
- 文献传递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被引量:6
- 2013年
- 本研究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和间期FISH技术对80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髓细胞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MDS患者异常克隆的阳性率。结果表明:80例MDS患者经FISH技术检出染色体异常43例(53.8%),明显高于CC的异常核型检出率17例(21.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各亚型中,FISH异常检出率高于CC,其中难治性贫血(RA)和难治性贫血伴多系病态造血(RCMD)两组患者阳性率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各评分等级中,FISH阳性率也明显高于CC,其中中危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ISH技术敏感性优于CC,可以检测出CC分析失败及正常的染色体异常克隆,提高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这一点主要体现在IPSS中的中危组患者;在WHO各亚型中,RA和RCMD组患者从FISH技术中获益较大。
- 茹晓李青房孝生李英王欣张凌岩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