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治疗
- 目的 探讨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3年我科79例已行介入诊疗的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介入疗效. 结果 79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均行DSA检查,7...
- 王栋
- 关键词:出血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栓塞
-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进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超选择血管瘤供血动脉插管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后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术后三个月以及六个月时,所有患者进行复查,给予CT平扫与MR检查,瘤体血供完全消失或者显著减少,其内血供消失,碘油沉积良好,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手术之后患者没有出现肝坏死、胆管狭窄以及胆囊坏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而言,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相对安全,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赵玉山南志宇王栋温树伟畅俊平
- 关键词:肝血管瘤平阳霉素经导管动脉栓塞
- 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我科79例已行介入诊疗的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介入疗效。结果 79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均行DSA检查,75例行动脉栓塞术,余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未行栓塞术。75例介入治疗后66例出血立即停止,即刻止血率88%(66/75)。56例平均随访30 d未再出血,且未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失访10例;余9例动脉栓塞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对于大多数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患者,DSA能明确出血部位及责任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创伤小、疗效高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栋杨敏玲谢春明冯对平庞宁东陈毅
- 关键词:出血栓塞
- CT血管成像在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因咯血在我科行介入栓塞治疗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介入术前患者进行咯血责任动脉CT血管成像为A组、否则为B组。结果 2组患者动脉造影共找到相关责任动脉56支,包括支气管动脉45支,肺外体循环动脉11支。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治疗,手术操作成功率100%,短期止血成功率(术后连续随访3个月)98%(44/45)。A组中,术前行CTA检查共找到责任动脉32支,术中行DSA共找到责任动脉34支,以DSA检查为标准,介入术前行咯血责任动脉CTA诊断敏感度为94%。与B组相比,A组介入术中更容易选择至出血责任动脉,而且在首次成功超选择至靶支气管动脉的透视时间、总透视时间、总手术时间及对比剂用量方面,2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势明显。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起效迅速,介入术前进行无创性的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较全面显示咯血病变区责任动脉的开口、走行、主要分支等特征,发现是否有肺外体循环相关动脉参与病变供血,缩短介入手术时间、辐射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咯血介入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敏玲王栋冯对平庞宁东陈毅李雷常鸿志
-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冠状血管造影术
- 宫颈癌急性出血的介入治疗被引量:4
- 2016年
- 宫颈癌是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在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且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1]。宫颈癌癌灶出血是宫颈癌晚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若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常规止血方法,如静脉输注止血药物、阴道填纱压迫止血等,其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有时会影响患者接受放疗等治疗。
- 畅俊平王栋南志宇
- 关键词:阴道异常出血止血方法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急性出血栓塞后综合征
- 经皮右侧入路行双侧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右腋中线分别穿刺左右肝管治疗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79例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右侧腋中线入路左右肝管双侧引流,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周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分析血清胆红素下降、肝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未出现与手术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为(385.05±115.97)μmol/L,术后1周为(241.23±99.69)μmol/L,术后2周为(154.82±75.8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168,P<0.001);术后肝功能指标均下降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右侧腋中线穿刺行左右肝管双侧引流治疗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
- 南志宇冯对平谢春明杨敏玲庞宁东陈毅赵超王栋
-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
- 支气管动脉CTA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CTA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45例因咯血来我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行支气管动脉CTA将其分为A组(有CTA,26例)和B组(非CTA组,19例),分析两组相关参数...
- 王栋
-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CTA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