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潜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胞菌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类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青霉烯
  • 1篇青霉烯类
  • 1篇假单胞菌

机构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戴一帆
  • 1篇阮肇扬
  • 1篇王建军
  • 1篇马潜
  • 1篇吕群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医院经细菌培养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71例患者,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转入ICU后住院天数及辅助呼吸机机械通气天数,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例患者共检出100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痰液中分离出的最多占56.00%,其次为引流液占24.00%;检出CRAB 32株,占32.00%,检出非CRAB 68株,占68.00%;CRAB与非CRAB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环丙沙星均较敏感;非CRAB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79%,CRAB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3.33%,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RAB感染患者转入ICU后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天数也显著少于CRAB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以呼吸道检出最为常见,部分存在较严重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患者多预后不佳,临床应及早发现正确用药。
吕群阮肇扬王建军马潜戴一帆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