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红梅

作品数:17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青年科技基金徐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蛋白
  • 6篇颅脑
  • 6篇颅脑损伤
  • 6篇脑损伤
  • 6篇S-100B...
  • 4篇免疫
  • 3篇血浆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血清
  • 2篇预后
  • 2篇诊断分型
  • 2篇糖化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细胞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机构

  • 11篇徐州市第三人...
  • 7篇义乌市中心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郭红梅
  • 6篇郭兵
  • 6篇胡殿雷
  • 3篇施鹏
  • 3篇石岩
  • 3篇骆婷婷
  • 2篇吴劲松
  • 2篇苗红英
  • 2篇刘延苏
  • 2篇骆小宁
  • 2篇蒋爱梅
  • 1篇赵亚娟
  • 1篇何建华
  • 1篇王成刚
  • 1篇王齐
  • 1篇王齐
  • 1篇傅晓娟
  • 1篇黄婉
  • 1篇吴荣辉
  • 1篇丁爱娟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浙江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液酶谱变化与超早期肾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尿液酶谱升高时 ,用胰岛素、糖适平等治疗后 ,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 方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后 2 4h尿蛋白定量 <30mg ,血尿微球蛋白 (β2 -MG)、尿微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 (Cr)均正常 ,尿液N -乙酰 -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β -D -半乳苷酶、γ -谷氨酰转肽酶和胆碱脂酶升高 6 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30例 ) ,观察组用胰岛素、糖适平治疗 ,对照组用优降糖、二甲双胍、达美康治疗 ,比较二组治疗前后尿液酶谱等的变化。 结果 尿蛋白定量、微白蛋白、血尿β2 -MG、BUN、Cr及尿液酶谱检测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对照体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且有 5 0 %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 ,有 2例发生肾功能衰竭。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液酶谱升高 ,提示早期肾小管、肾小球病变 ,避免使用有肾脏毒性的降糖药物 。
吴劲松苗红英蒋爱梅郭红梅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胰岛素糖适平
S-100B蛋白测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郭红梅郭兵胡殿雷
关键词:S-100B蛋白双抗体夹心法重型颅脑损伤
血清S-100B蛋白在脑实质损伤与脑血肿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郭红梅胡殿雷
关键词:S-100B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脑血肿
冷凝集素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探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冷凝集素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方法 30例冷凝集标本分别采取常规检测法、水浴法、血浆置换法和提高室温法处理后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同时测定冷凝集素效价将其分为低效价冷凝集素和高效价冷凝集素。结果冷凝集素可导致血细胞分析时RBC和红细胞压积(HCT)假性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假性升高。水浴法仅能消除低效价冷凝集素的干扰,不能完全消除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干扰,血浆置换法和提高室温法能消除所有冷凝集素的干扰,但血浆置换法易丢失PLT。结论提高室温法为消除冷凝集素干扰的首选方法。
骆婷婷骆小宁王成刚郭红梅
关键词:冷凝集素血细胞分析仪血浆置换法
血栓前体蛋白对糖尿病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变化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患者,栓塞未形成前进行血栓前体蛋白测定,≥6μg/ml时随机分观察组30例不予治疗,治疗组30例立即用低分子肝素1250U与尿激酶治疗,6个月后随访以上各指标。结果治疗组未形成下肢栓塞27例(90%),对照组未形成下肢栓塞9例(30%)。结论血中血栓前体蛋白含量是糖尿病栓塞的危险因素。
苗红英吴劲松孙迎香蒋爱梅张艳郭红梅
关键词:糖尿病血栓调节蛋白血栓栓塞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及PGⅠ/PGⅡ比值,初步探讨其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胃镜检查,部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取其静脉血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PGⅠ、PGⅡ及PGⅠ/PGⅡ值,适当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PGⅠ、PGⅡ值明显升高(P<0.05);胆汁返流性胃炎PGⅠ、PGⅡ及比值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PGⅡ高于胆汁返流性胃炎(P<0.05)。与幽门螺杆菌(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PGⅡ升高PGⅠ/PGⅡ比值降低(P<0.05)。与病理正常组对照,黏膜慢性活动性炎PGⅡ值升高,PGⅠ/PGⅡ比值降低(P<0.05),肠化生、异型增生,PGⅡ值升高(P<0.05)。结论 PGⅠ、PGⅡ及PGⅠ/PGⅡ值的变化与胃部各种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关系,对鉴别临床各种胃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红梅童青青赵亚娟何建华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镜免疫比浊法胃部疾病
血清CA199在肝硬化与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探讨了血清CA199在肝硬化和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 6 5例肝硬化和35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血清CA199检测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肝癌组、肝硬化组CA199分别为 :30 2 5± 10 4 7U ml,16 8 2± 71 2U ml,以 <35U m为界限值 ,肝癌组阳性率为 74 2 % ,肝硬化组阳性率为 5 5 4 % ,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肝癌组与肝硬化组两组CA199水平及阳性率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肝癌组AFP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与正常人组 (p <0 0 1)。AFP结合CA199联检对肝癌的敏感性可提高到88 6 %。结论 :CA199可作为肝硬化与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如能结合AFP检测 。
郭红梅
关键词:血清CA199肝硬化肝癌放射免疫分析
2009年-2013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了解2009年-2013年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对8 95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按照性别、季节、年龄、年份和区域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患儿RV阳性率分别为10.48%、9.42%。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感染RV,春、夏、秋、冬四季的阳性率分别为9.06%、3.03%、5.21%、18.32%。不同年龄的患儿RV阳性率不同:〈6个月的患儿为1.62%,6个月~2岁的患儿为24.42%,2岁~5岁的患儿为6.68%,〉5岁的患儿为1.33%。农村患儿RV阳性率(12.58%)略高于城市患儿(7.99%)。本地区2009年-2013年每年RV阳性率控制在一定水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病原体之一,应重视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诊断。仍需加强预防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应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感染。
骆婷婷丁爱娟郭红梅
关键词: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
义乌地区儿童常见过敏原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义乌地区儿童常见过敏原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1 499例患儿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按照年龄和月份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组以食物性过敏原检出为主,居前4位的是鸡蛋白(8.41%)、海鱼(4.67%)、牛奶(4.36%)和蟹(4.36%);学龄前组以吸入性过敏原检出为主,居前4位的是尘螨组合(33.12%)、屋尘(2.07%)、蟑螂(0.90%)和猫毛(0.90%);学龄组以吸入性过敏原检出为主,居前4位的是尘螨组合(36.54%)、屋尘(2.22%)、蟑螂(0.74%)和猫毛(0.74%)。学龄前组和学龄组过敏原阳性率较婴幼儿组略高,7月-9月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结论血清过敏原检测可为过敏性疾病患儿明确特异性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骆小宁骆婷婷郭红梅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疾病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55例体检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2h-PG),采用ROC曲线确定HbAlc诊断糖尿病的诊断界点。结果以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为诊断DM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1c 6.1%为最佳切点,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83.4%;以FPG〈7.0 mmol/L且2 h-PG(7.8-11.1)mmol/L为诊断IGT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1c 5.8%为最合适的切点,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55.8%;以FPG(6.1-7.0)mmol/L且2 h-PG〈7.8 mmol/L为诊断IFG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1c的5.6%为最合适的切点,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44.2%。结论 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具有可行性,其灵敏度较高,诊断糖调节受损特异度不高,联合实验有助于提高糖调节受损的检出率。
郭红梅吴荣辉傅晓娟张美刘延苏厉伟萍
关键词:ROC曲线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