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杏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肺动脉
  • 3篇动脉压
  • 3篇动脉压力
  • 3篇脉压
  • 3篇慢性
  • 3篇疾病
  • 3篇肺动脉高压
  • 3篇肺动脉压
  • 3篇肺动脉压力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源性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镜
  • 2篇通气
  • 2篇气管
  • 2篇气管镜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机构

  • 12篇惠州市第三人...
  • 4篇惠州市惠阳区...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15篇杨杏
  • 4篇叶瑞华
  • 2篇刘宇智
  • 2篇金宁
  • 2篇张继友
  • 2篇李寰
  • 1篇邹云良
  • 1篇张建芳
  • 1篇蒿自睿
  • 1篇张秀淋
  • 1篇吴海桂
  • 1篇高洁
  • 1篇王霞
  • 1篇叶慧丽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束化护理在行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105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行Bi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干预1个月后各项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呼吸困难量表(mMRC)、COPD评估测试(CAT)、6 min步行试验(6MWT)],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入院、出院时舒适度,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入院时、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mMRC、CAT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6MWT显著长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GCQ中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GRQ中症状、活动能力、影响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经BiPAP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中,能促进其心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舒适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叶瑞华杨杏毕东刘燕飞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肺心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68例肺不张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纤支镜检查肺不张患者,常规行活检,刷检涂片,病理确认,结果:68例肺不张患者,纤支镜的病因检出分别是肿瘤36例(52.9%),炎症13例(19.11%),结核8例(11.7%),异物5例(7.35%),原因不明6例(8.82%),结论:纤支镜检查是明确肺不张病因主要手段,对原因不明的肺不张患者应及时行纤支镜检查。
杨杏刘宇智邱小严金宁
关键词: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病因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因构成与肺动脉压力因素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H)患者病因构成与肺动脉压力因素。方法:呼吸科住院的82例PH患者,根据2008年Dana Point PH分类法分析PH患者病因构成、肺动脉压力因素。结果:PH患者病因构成占比最高为肺部疾病和(或)低氧48.8%,其次为慢性血栓栓塞19.5%。肺部疾病和(或)低氧导致PH中最常见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45.0%。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计数(RBC)、尿酸(UA)呈正相关,与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PH患者的病因以肺部疾病和(或)低氧为主,肺动脉压力主要与HGB、RBC、PaO2、UA水平有关。
杨杏叶瑞华周丽芹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
46例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46例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使用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情况,用药不规范,用药指征掌握不严格。结论: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是引起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杨杏刘宇智王海斌
关键词:COPD真菌感染
螺内酯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前后右心重构、肺功能以及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PH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A组及研究B组,每组30例。对照组依据GOLD指南给予常规治疗,研究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口服,研究B组加用螺内酯40 mg/d口服,治疗6个月时复查右房内径(RAD)、肺动脉压力(PAP)、Tei指数、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等指标,并记录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时,研究A组的RAD为(48.0±8.2)mm、PAP(29.5±3.5)mm Hg、Tei指数(0.62±0.11)、LAD(28.1±6.0)mm,FVC(80.3±8.6)、FEV1(78.5±12.8)、PEF(76.8±10.9),研究B组的相关指标顺次为(47.3±9.2)mm、(29.8±3.6)mm Hg、(0.58±0.16)、(28.3±7.8)mm、(83.9±9.1)、(81.4±13.1)、(80.9±9.8),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研究A组及研究B组存在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5例(50.0%)、16例(53.3%)及14例(46.7%),治疗后依次为17例(56.7%)、9例(30.0%)、7例(23.3%),B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慢性PHD患者右心重构及肺功能,并降低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切。
胡良巧李寰杨杏周丽芹
关键词:螺内酯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压力
抗癫痫药性脑病38例诊治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所致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38例抗癫痫药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实验室检查相关项目的变化,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引发抗癫痫药性脑病的药物有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拉莫三嗪(LTG)、丙戊酸钠(VGB)等,患者多由反应迟钝、精神迟滞、意识障碍等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有不同程度改变,在经过减药或停药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预后良好。结论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对长期、大量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继友王霞杨杏
关键词:抗惊厥药脑疾病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联合吸人噻托溴铵和单独口服茶碱缓释片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88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4)联合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和口服茶碱缓释片。对照组(n=44)单独口服茶碱缓释片。观察两组用药8周后肺功能、St.Ceorge呼吸问卷评分以及运动耐力的变化,随访6个月内急性加重的人次、住院人次等情况。结果:用药8周后治疗组FEV1、FVC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好转,圣.乔治(St.George)呼吸问卷评分较埘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运动耐力有明显增加。随访6个月治疗组急性加重人次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口服茶碱缓释片可以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杨杏刘宇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茶碱缓释片
慢阻肺患者并发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患者并发胰岛素抵抗(IR)的危险因素。方法 40例COPD患者,检测并计算所有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将患者分为IR组和非IR组。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COPD患者并发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结果检测和计算ISI判定COPD患者合并有IR 12例,占30.00%。单因素分析得出IR组和非IR组患者COPD病程、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及长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COPD病程长、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及长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为影响COPD合并I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COPD患者并发IR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针对性史实施预防和干预,以降低COPD患者并发IR风险,以提高患者健康,改善患者预后。
邹云良叶慧丽戴思平吴思仿蒿自睿杨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胰岛素抵抗
肺炎患者入院后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与抗生素持续应用敏感性的关系
2019年
目的:探讨肺炎患者入院后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与抗生素持续应用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分为<1 h组、1~4 h组和>4 h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抗生素敏感性,以及治疗前后CURB-65、PSI评分。结果:<1 h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1~4 h组和>4 h组,1~4 h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4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1~4 h组和>4 h组,<1 h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1~4 h组和>4 h组,1~4 h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4 h组,1~4 h组的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4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患者治疗后的CURB-65、PSI评分均明显低于1~4 h组和>4 h组,1~4 h组患者治疗后的CURB-65、PSI评分均明显低于>4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药物敏感性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应用首剂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肺炎患者,缩短肺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做进一步推广。
叶瑞华张秀淋张建芳吴思仿杨杏毕东陈嘉清
关键词:肺炎
纤支镜下微波联合伊曲康唑治疗9例老年肺曲菌球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应用微波技术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老年肺曲菌球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纤支镜到达病变部位后,经活检孔导入微波电极,对病灶进行电凝治疗,使病灶发生坏死。伊曲康唑经纤支镜给药孔注入到病灶部位,1~2次/d,疗程3~5次,对上述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追踪1年。结果:9例临床病例,疗程结束后,治愈率66.7%,有效率88.9%,1例患者未完成疗程。结论:老年患者因心肝肾功能差而不能耐受手术等条件限制,经纤支镜下微波联合伊曲康唑对肺曲菌球病进行治疗,能对多数病例病灶进行清除,该治疗方法损伤小,有较好疗效,可作为除手术外,肺曲菌球病另一有效治疗方法。
杨杏刘宇智练伟云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伊曲康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