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 作品数:62 被引量:50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辨机论治辨治成人多囊肾经验被引量:2
- 2022年
- 王耀献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基于辨机论治治疗成人多囊肾,总结该病以“饮停痰注,肾络癥瘕”为体质病机,“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脾肾阳虚,阴虚阳亢”为证候病机,“肾用失司,浊毒内停”为衍生病机,并以证候病机为辨证要点,以疏肝解郁、清热祛湿、补肾健脾、平调阴阳为治疗原则,提出分期论治,将该病分为早期、晚期治疗,早期应以补益脾肾、疏利气机、清热化饮为法,晚期应以固本澄源、通畅三焦、化瘀排浊为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 韩宜臻王耀献陶嘉茵王珍
- 关键词:多囊肾分期论治证候病机
- 《伤寒论》中“阴阳自和”概念浅析被引量:9
- 2021年
- 《伤寒论》中“阴阳自和”是概括人体生理状态的纲领性条文,本文从阴阳的本义为切入点,强调阴阳二者矛盾统一运动的性质,从动态视角解读《伤寒论》中“阴阳自和”含义。阐述了生理情况下,阴指气和津在人体正常的蓄积过程,阳指热和水向外排泄的过程,阴阳自和则说明两者相互配合得当,气机通畅;病理情况下,阴盛阳衰,则无力外出,阳强阴弱,则无以外出,两者均会导致内蓄成邪。而疾病向愈的关键是“汗出”,其本质则为阴阳自和,治疗的关键则为调和阴阳的过程,且一旦阴阳自和便需停止用药。
- 艾思南王耀献王珍陈萌
- 关键词:伤寒论阴阳自和动态观
- 王耀献从“伏风”论治迁延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被引量:5
- 2023年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最初由来自体内外之风邪引动而致病,发病之初未能及时遏制病势,致使未尽之风邪伏藏于体内,久居肾络,使气机郁滞,血络不通,肾络受损,毒邪、瘀血等病理产物互相搏结,终致微型癥瘕形成。先藏体内之伏风,遇外邪则发,遇内邪则动,从而导致患者病情缠绵难愈。风邪为本病病机演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贯穿疾病始末,既是致病的始动因素,亦是迁延期的病理产物。临证应抓住“伏风”与“正虚”这两处关键,在治疗时提出“通”“补”并行之法,主张一方面通络除痹,透邪外出,一方面补气养血,托邪达外,双管齐下,使驱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
- 尹诗卉郭小乐王珍艾思南陶嘉茵王耀献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基于辨机论治谈对症治疗被引量:3
- 2023年
- 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始于“症”,“对症治疗”是临床取得疗效的捷径,但长期取效则需建立在正确把握病机的基础上。基于辨机论治从识症辨机、症随机变、病症机结合等角度探讨“对症治疗”。提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从中医学角度认识病变部位微观结构、功能变化的机理,将微观理化指标与整体证候相联系,可突破无症可辨的束缚,丰富临床诊疗疾病手段,甚至可在疾病早期通过治疗微观之“症”而逆转病变。临床做到病-症-机一体化辨治,才能全面认识和诊治疾病,避免以偏概全,从而突出中医特色疗效。
- 侯金易李垚锬王耀献王珍
- 关键词:对症治疗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IgA肾病
- 2025年
-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具有症状复杂、病情多样等特点。国际上广泛认同的“多重打击学说”揭示了IgA肾病全身性免疫疾病的特征。然而,当前的治疗策略主要聚焦于局部病理变化,未能充分应对其复杂的系统性机制。“一气周流”理论是清代医家黄元御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辨方式简洁易懂,对于阐释IgA肾病病机及指导临床治疗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本文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认为IgA肾病患者由于中气虚衰与湿热蕴结,导致“一气周流”难以维持,这种失衡在体内表现为泄泻,在体表表现为易感,上部症状为咽痛,下部症状为血尿及蛋白尿,病理上呈现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在治疗策略上,本文强调应补益中气以健运枢轴功能、理气开郁以调节升降平衡、降浊通络以改善气化功能,从而促进脏腑气机运行与气化功能的恢复。本文旨在基于“一气周流”理论,为IgA肾病的中医药辨证与治疗提供参考。
- 赵乐滢王耀献王珍李垚锬曹博宁陶嘉茵李丹婷刘晴晴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A肾病血尿黄元御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清解二阳法缓解2型糖尿病进展的思路
- 2025年
- 肠道菌群失调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态平衡成为缓解2型糖尿病进展的重要切入点。嗜食肥甘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消化系统负担加重,脾胃运化能力减弱,进而中焦阻滞,气血运行障碍,内热蕴积,久积化火,故阳明胃肠积热、少阳肝胆郁热为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机,这与现代研究所发现的,在高糖高脂影响下菌群结构失衡,致炎菌比例增加,进而导致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临证以清解少阳、阳明为代表的中药方剂,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从而修复损坏的肠黏膜,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功能恢复。
- 孙金蕊刘晴晴侯金易张恩德刘娜牛利文王珍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 基于“低氧”机制探讨糖尿病肾脏病“壮火食气”的科学内涵被引量:7
- 2021年
- 基于经典中医理论及现有科学研究发现,糖尿病肾脏病中"低氧"机制与"壮火食气"理论存在广泛且深刻的联系。糖尿病肾脏病中壮火内燃、消耗肾气,致肾虚不固、肾体失用,与西医理论中糖尿病高灌注、高滤过、高代谢状态,尤其是肾脏的氧气消耗明显、肾内缺氧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介导蛋白尿、肾功能减退不谋而合,而持续性的低氧进一步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介导肾纤维化同样印证了"因热致癥"理论。基于此,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应注重气火同治、活血消癥,改善糖尿病肾脏病肾内缺氧状态,打断疾病链条,延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
- 艾思南王珍郑慧娟郭敬高亚斌刘相均张帆申玥王耀献
- 关键词:热证低氧低氧诱导因子糖尿病肾脏病
- 肾炎防衰液通过SPHK1/S1P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的干预作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肾炎防衰液通过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SPHK1/S1P)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高脂饲养喂养+链脲佐菌素(STZ)"三联"造模方法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模型组分别予肾炎防衰液和厄贝沙坦治疗8周,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检测肾脏Sph K1、S1p2、TNF-α、NF-κBp65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肾炎防衰液可以降低DKD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P<0.01),减少DKD肾组织Sph K1、S1p2、TNF-α、NF-κBp65mRNA表达(P<0.05),降低Sph K1、p NF-κBp65的蛋白表达。结论:肾炎防衰液可通过抑制Sph K1/S1P信号通路的表达,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吕杰马雷雷孙卫卫王珍刘笑慈周静威刘玉宁王耀献
- 关键词:肾炎防衰液糖尿病肾病TNF-ΑNF-ΚBP65
- 糖尿病肾脏病内热证分布规律及与肾脏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脏病不同分期内热证分布特点及与肾脏功能相关性。方法:收集335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内热证在早中晚期广泛存在,早中期内热证出现比率最高,多与气虚证、阴虚证相结合,体现了壮火食气、热盛伤阴的发病机制。(2)与非内热证组相比,早期内热组e GFR水平更高,中晚期内热组24 h尿蛋白定量更高,晚期内热组血肌酐、尿素氮更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及e GFR更低。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早期e GFR与内热积分呈正相关,晚期e GFR与内热积分呈负相关,内热积分又与湿浊积分呈正相关,与气虚积分、e GFR呈负相关。结论:内热贯穿于糖尿病肾脏病病程始终,与非内热证组相比,中晚期内热可加大24 h尿蛋白排泄量,晚期内热证组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更明显,内热证组肾小球滤过率早期明显增加,晚期反而显著下降。
- 王珍刘玉宁王梦迪王莹孙卫卫柳红芳周静威王耀献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
- “水中疏木”法治疗高血压肾病学术思想述要
- 2025年
- 高血压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多治以滋阴潜阳。王耀献教授在此基础上,基于肾络癥瘕聚散消长理论,结合高血压肾病临床表现及微观病理变化,提出阴亏津燥、五郁内阻的核心病机,并采用“水中疏木”法进行治疗,强调调理全身气机、恢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狄炳男王珍艾思南郑慧娟王耀献
-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调畅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