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西吡氯铵含片联合PPI制剂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片联合PPI制剂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病例,比较PPI与PPI联合西吡氯铵的治疗效果。对照组共纳入102例,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晨起口服剂40mg 1次/d;观察组共纳入83例,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西吡氯铵含片,前者剂量同对照组,后者剂量2mg,每日3次。在治疗4周和8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RSI及RFS。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RSI和RFS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及治疗8周后,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P=0.02,P=0.01)。观察组治疗4周后、8周后RSI及RFS较对照组明显低(P=0.00,P=0.00)。结论PPI联合西吡氯铵对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作用相比单一应用PPI的效果更佳,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狄海玉陈奕洁赵君杰许映龙高天喜王继红史艳霞孔德敏王正辉
- 关键词:反流性咽喉炎
- Sox9基因转染的人脐带血干细胞复合骨基质明胶/生物蛋白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Sox9基因转染的人脐带血干细胞(hUCMSC)复合骨基质明胶/生物蛋白胶体内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采用脂质体转染Sox9载体质粒,将转染的细胞在骨基质明胶/生物蛋白胶材料上体外培养8周,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组织学观察。选择雄性SD大鼠55只,体质量(150±20)g。将体外形成的软骨样组织移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8周时行组织学检查,观察软骨形成能力,并进行宿主免疫反应监测。结果体外培养8周后hUCMSC在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分泌大量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移植入大鼠体内8周后,形成软骨样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阳性。移植后IgG、IgA、IgM、C3和C4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G(1.105 6±0.019 2)μg/mL vs(1.145 0±0.023 1)μg/mL(术后28 d),IgM(0.219 1±0.034 3)μg/mL vs(0.348 7±0.030 3)μg/mL(术后28 d),IgA(0.350 7±0.058 5)μg/mL vs(0.367 7±0.042 4)μg/mL(术后28 d),C3(122.65±4.40)μg/mL vs(130.63±2.98)μg/mL(术后28 d),C4(49.89±2.11)μg/mL vs(51.45±3.74)μg/mL(术后28 d)]。Sox9基因转染的hUCMSC复合骨基质明胶/生物蛋白胶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移植入体内后未引起明显的宿主免疫反应。结论Sox9基因转染的hUCMSC可作为组织工程软骨的一种良好的种子细胞来源。
- 张军张军温绣蔺温绣蔺王波涛张阿玲史艳霞
- 关键词:脐带血干细胞骨基质明胶生物蛋白胶
- Sox9诱导人脐血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Sox9基因对脐血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Sox9载体质粒,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ollagenⅡ、aggrecan的表达,RT-PCR检测collagenⅠ、collagenⅡ、aggrecan的m 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ollagenⅡ的表达变化。结果 Sox9对脐血干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与传统方法诱导组相比,Sox9转染后可明显促进脐血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结论 Sox9对脐血干细胞的软骨分化有很强的调控作用,脐血干细胞可作为组织工程软骨一种良好的种子细胞。
- 张军张耀明王正辉张青罗花南郑国玺侯瑾王波涛杨叶叶赵小燕史艳霞
-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分化SOX9基因
-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生物修饰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聚羟基脂肪酸酯表面颗粒结合蛋白(polyhydroxyalkanoates granule binding protein,PhaP)-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融合蛋白修饰后的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HBV]和聚羟基丁酸己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的亲水性及其与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HBV和PHBHHx生物膜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通过蛋白工程技术表达纯化PhaP-RGD融合蛋白,按照3.5 mg/mL浓度对两种生物膜材料进行蛋白修饰,通过测量接触角检测蛋白修饰前后材料表面亲疏水性的改变。采用三步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并传代。取第2代细胞分别接种于PHBV(A1组)、PHBV/PhaP-RGD(A2组)、PHBHHx(B1组)、PHBHHx/PhaP-RGD(B2组)、细胞培养板(C组)。培养3 d后行DAPI染色观察细胞增殖情况;3、7 d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7 d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生物膜材料表面的贴附及形态结构,并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初步检测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PHBV和PHBHHx生物膜材料表面为多孔结构;经融合蛋白修饰后PHBV、PHBHHx生物膜材料表面接触角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接种于生物膜材料表面后均能生长,培养3 d后B2组细胞增殖能力最强(P<0.05);7 d时各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均较3 d增强(P<0.05),组间比较B1、B2组高于A1、A2、C组,B2组高于B1组、A1组高于A2组(P<0.05)。培养7 d,甲苯胺蓝染色示A1、A2、B1、B2组材料表面均可见蓝色异染,其中A1、A2组染色程度相似,B2组染色较B1组深;扫描电镜观察示各组细胞贴附良好,细胞之间形成连接,并伸入材料孔隙内。结论经PhaPRGD融合蛋白修饰的PHBHHx生物膜材料与软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高天喜常会敏范敏杰卢晓云王正辉张向红井晓红史艳霞李智慧
- 关键词:软骨组织工程聚羟基脂肪酸酯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