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伟

作品数:46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肾移植
  • 13篇移植术
  • 12篇肾移植术
  • 9篇受者
  • 7篇移植受者
  • 7篇肾移植受者
  • 7篇群体反应性
  • 7篇群体反应性抗...
  • 6篇抗原
  • 5篇血浆
  • 5篇血浆置换
  • 5篇细胞
  • 4篇移植肾
  • 4篇肾功能
  • 4篇术后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排斥
  • 4篇排斥反应
  • 4篇切取

机构

  • 22篇东莞市太平人...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南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6篇高伟
  • 26篇袁小鹏
  • 14篇焦伟华
  • 13篇郭在柱
  • 10篇李杰
  • 6篇王希文
  • 5篇姜松
  • 5篇林民专
  • 4篇叶启发
  • 4篇徐建华
  • 4篇李杰
  • 3篇孙尔维
  • 3篇李杰
  • 3篇徐建华
  • 3篇李留洋
  • 3篇李民
  • 2篇宋广来
  • 2篇巢志复
  • 2篇车文骏
  • 2篇经浩

传媒

  • 8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肾脏病与透析...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海南医学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国外医学(护...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湖南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肾移植的临床特点(附75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5例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肾移植的160例非老年成人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老年组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50.7%)和死亡率(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和0,P<0.01)。老年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0.05)。老年组1年人存活率为90.6%,显著低于对照组(98.1%,P<0.05);1年肾存活率为90.6%,低于对照组(96.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肾移植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老年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应使用低剂量的免疫抑制剂。
徐建华袁小鹏张建华李杰郭在柱高伟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物存活肾移植术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肾存活率
胸腺内注射供体MHC抗原诱导大鼠移植肾的长期存活被引量:8
1997年
为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诱导肾移植免疫耐受的动物模型,采用提取供体DA大鼠脾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MHC)抗原,注入受体Lewis大鼠胸腺内的方法,以不同品系的大鼠肾移植模型进行研究。设对照组、实验组,第三供体组。结果:对照组移植肾平均存活时间(MST)为72±12天,实验组为1223±47.0天,第三供体组为73±16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结果认为:经胸腺注射异基因MHC抗原能诱导特异性肾移植免疫耐受。
钟晓祝史伟高伟郜峰
关键词:MHC抗原胸腺
无心跳供者肝肾联合切取的技术改良和临床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快速肝肾联合切取方法的技术改良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快速肝肾联合切取法切取供体60例,主要改良点有:原位灌注和表面降温相结合、下腔静脉及时插管引流和原位切除肠管后肝胆胰脾肾整块切取。结果获取供肝60只和供肾120只,供肝和供肾存在变异的血管均保留完整。肝移植术后无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肝肾联合切取组肾移植受者术后第4天血肌酐值与肾脏单独切取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57μmol/Lvs.165μmol/L,P>0.05)。结论改良的快速肝肾联合切取方法能有效地同时保护供肝和供肾的质量。
袁小鹏焦伟华李杰郭在柱高伟
关键词:肝肾联合切取肝移植肾移植
高致敏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前的脱敏治疗及效果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致敏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前脱敏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等待肾移植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抗HLAI类抗体)〉50oA的尿毒症患者35例,27例的T淋巴细胞和(或)B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阳性,8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阴性。移植前接受血浆置换(PP)联合静脉注射小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进行脱敏治疗。采用美国OneLambda公司抗原板检测PRA,并用相应电脑软件分析抗HLA抗体特异性。当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阴性时接受肾移植。结果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阳性的27例中,25例(92.6%,25/27)在PP+IVIG治疗(6.2±2.1)次后转为阴性,其抗HLAI类抗体从治疗前的(77±14)%下降至(36±17)%(P〈0.01),抗HLAⅡ类抗体从治疗前的(52±33)%降至(37±30)%(P〈O.01),最终接受了肾移植;另2例因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持续阳性而放弃肾移植。接受肾移植的25例中,有8例(32.0%,8/25)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5例(62.5%,5/8)为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均经治疗后逆转。随访(52±26)个月,受者术后1年和2年时的血肌酐分别为(112±18)μmol/L和(130±38)μmol/L。移植肾1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96.0%和80.0%。结论肾移植前采用PP+IVIG能有效地对高致敏患者进行脱敏治疗,但术后AHR发生率较高,其近期效果可以接受,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袁小鹏王长希高伟何晓顺
关键词:肾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脱敏法血浆置换
肝肾联合切取对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对策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肾联合切取对移植肾近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52例肝肾联合切取供肾肾移植受者和118例单独肾脏切取供肾肾移植受者近期肾功能的差异。结果 肝肾联合切取肾移植受者术后第1天尿量平均为8491mL,术后第4天血肌酐平均为298μmol/L;肾脏单独切取受者分别为10898mL和181μmol/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肾联合切取影响供肾质量,肝肾联合切取时应注意保护供肾。
袁小鹏郭在柱李杰高伟
关键词:肝肾联合切取肾移植肾功能恢复器官移植
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附5例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处理经验。方法给5例患者(2例为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为原发性肝癌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为多囊肝、多囊肾)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器官切取均采用原位灌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4例采用改良背驮式(腔静脉成形)原位肝移植术,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1例采用器官串簇移植技术。结果术后移植肝功能均恢复良好,移植肾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次。术后并发ARDS1例次,应激性溃疡1例次。1例患者术后7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4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恢复良好。随访13~17个月,4例患者存活。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预防移植肾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ARDS是肝肾联合移植的关键环节。
袁小鹏叶启发高伟李杰
关键词:肝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移植肾移植
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的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评价 0 .75 %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的效果 ,并与 1.6 %利多卡因 +0 .16 %丁卡因合剂对照。方法  89例肾移植术病人 ,硬膜外注药时随机分别接受 0 .75 %罗哌卡因 (Ⅰ组48例 )及 1.6 %利多卡因 +0 .16 %丁卡因合剂 (Ⅱ组 41例 )麻醉 ,在感觉阻滞平面不高于T8,中心静脉压 6~ 12cmH2 O条件下 ,观察感觉阻滞、肌松质量、移植肾功能、手术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感觉阻滞平面术前达T8、术中高于T8病例多于Ⅱ组 (P <0 .0 5 ) ,肌松质量优于Ⅱ组 (P <0 .0 5 )、移植肾功能和手术成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  0 .75 %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时其感觉阻滞、肌松质量优于 1.6 %利多卡因 +0 .16 %丁卡因合剂且不影响移植肾功能。
康健邓树棠高伟
关键词:罗哌卡因利多卡因肾移植术硬膜外麻醉麻醉药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行肾移植术的临床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0例糖尿病尿毒症的肾移植术。结果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为17.5%,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受者,DGF发生原因主要是外周血管硬化和心血管并发症,后者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猝死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急性左心衰2例和室性心率失常2例。结论糖尿病尿毒症病人行肾移植术的主要困难在于潜在的外周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病变,术前应做好冠心病的筛查和外周动脉硬化病变的评估,术后应常规行抗凝治疗。
徐建华袁小鹏郭在柱叶启发高伟
关键词:肾移植糖尿病冠心病
肾移植受者抗体表位分析(附63例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致敏肾移植受者的抗体表位分析和氨基酸残基配型方案。  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6 3例致敏肾移植受者进行抗体特异性分析 ,指定可能的抗体表位。  结果 :5 0 8% (32 /6 3)的致敏受者 [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 >10 % ]和 88 9% (2 4 /2 7)的高敏受者 (PRA >5 0 % )具有可指定的抗体公共表位 ;最常见的公共表位是 :16 3E ,14 2 - 14 5TTKH ,16 3R ,6 2 - 6 6RNTRN。  结论 :部分致敏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抗体产生有明显的规律 ,对少数高频率高免疫原性氨基酸残基的致敏是高度致敏受者致敏的主要原因 ,对供 -受者作氨基酸残基配型能有效地避开PRA。
袁小鹏焦伟华姜松李杰高伟
关键词:肾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氨基酸残基
动静脉内瘘术后静脉血管弹力纤维的变化
1998年
该文旨在通过动物实验阐述钛环钉行动静脉内瘘术后静脉血管弹力纤维的变化。结果表明:静脉血管显微结构成份和力学性质分析,弹力纤维相对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且远远低于正常动脉。提示静脉血管在显微结构成份和力学性质上并未实现“动脉化”。
李杰李民高伟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弹力纤维动脉静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