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红辉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麻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血标本
  • 1篇阳性
  • 1篇预后
  • 1篇孕妇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子女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相关蛋白
  • 1篇携带者
  • 1篇临床预后
  • 1篇美罗培南

机构

  • 4篇麻城市疾病预...
  • 2篇麻城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市武昌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甘红辉
  • 2篇胡静
  • 1篇桂希恩
  • 1篇韦焘
  • 1篇梁科
  • 1篇成学胜
  • 1篇戴昌异
  • 1篇郑霖

传媒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麻城市近六年高中毕业生HB sAg携带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成学胜郑霖戴昌异甘红辉
关键词:HBSAG携带状况高中毕业生HBSAG携带情况HBSAG携带者HBSAG检测静脉血标本
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VPS33A水平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检测空泡蛋白分类相关蛋白33A(vacuolar protein sorting-associated protein 33A,VPS33A)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麻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9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周血中VPS33A,Toll样受体2(TLR2)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肺结核患者给予标准化抗结核方案治疗(2HRZE/4HR),治疗后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58)和预后不良组(n=37),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PS33A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Pearson法分析预后不良组血清VPS33A与IL-6,TLR2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研究组外周血VPS33A(0.87±0.22vs1.02±0.23)水平明显降低,IL-6(22.13±5.36 pg/mlvs18.53±4.68pg/ml),TLR2(1.26±0.25vs0.99±0.2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70,6.682,11.241,均P<0.05);与治疗前研究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外周血VPS33A(0.95±0.25)水平明显升高,IL-6(19.66±5.44 pg/ml),TLR2(1.11±0.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6,4.648,6.331,均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VPS33A水平(0.71±0.16)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0.97±0.22);IL-6(26.41±7.16pg/ml),TLR2(1.35±0.26)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19.40±4.21pg/ml,1.2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55,6.012,2.875,均P<0.05)。经Pearson法分析发现,治疗前外周血VPS33A分别与IL-6,TLR2水平呈负相关(r=-0.649,-0.634,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PS33A,IL-6和TLR2预测老年肺结核预后的AUC分别为0.805,0.842和0.882,三者联合AUC为0.971,明显高于三者单独预测(Z=4.010,3.136,2.285,P=0.001,0.002,0.0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VPS33A,IL-6和TLR2是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胡静甘红辉刘学礼戴刚
关键词:肺结核
延长抗生素输注时间或增加剂量对R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延长抗生素输注时间或增加剂量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麻城市人民医院RICU住院治疗的150例PA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大剂量30 min输注治疗,B组给予大剂量3 h输注治疗,C组给予小剂量3 h输注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C组两组体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停药当天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细菌清除率均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3%、5.3%和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RICU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和增加剂量能够提高RICU中PA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
胡静刘学礼甘红辉
关键词: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HIV阳性孕妇所生子女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孕妇所生子女低出生体重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中国HIV母婴阻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北、河北、山西部分县市及新疆伊宁市发现的HIV阳性孕妇及其子女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子女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608名子女中,低出生体重31人(5.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子女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包括:阻断方案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PI)[比值比(OR)=4.491,95%可信区间(CI):1.336~15.093]、子女HIV阳性(OR=4.652,95%CI:1.547~13.995)。结论应尽早发现HIV阳性孕妇并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同时应警惕PI类药物对子女出生体重的影响,做好早期预防和管理,以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向艳妮桂希恩韦焘热孜艳.斯拉夫刘佳荣明方钊甘红辉程欢吴波梁科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孕妇低出生体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