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一帆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体层成像
  • 2篇机体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计算机体层成...
  • 2篇CT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肿块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腔隙
  • 1篇腔隙性
  • 1篇腔隙性脑梗死
  • 1篇肿块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周一帆
  • 3篇朱露林
  • 2篇黄莹
  • 1篇尤云峰
  • 1篇朱广伟

传媒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及其在航空机轮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简述了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的常用类型与特点,结合航空机轮定寿特点初步确定了机轮加速滚转试验的加速因子。
周一帆
关键词:加速寿命试验航空机轮
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对比
2024年
目的:探究CT与核磁共振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3年4月~2024年4月为数据截取区间,遴选其中本院收治的72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分别接受CT与核磁共振检查,观察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准确率为94.44%、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83.33%,均较CT检查更高(P均>0.05)。核磁共振对发病时间<24h的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100.00%明显较CT检查更高(χ2=4.075,P<0.05)。核磁共振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梗死直径更大、病灶数量更多、检出时间更长、检查费用更高(P均<0.05)。结论:CT和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各有优势和局限,基于整体诊断价值分析,核磁共振相对更高。
侯艺勇黄莹梁礼平周一帆朱露林郑一玲刘昌建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CT核磁共振
3.0T磁共振成像及CT在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价值中的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成像及计算机体层成像(CT)在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采用CT与3.0T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结果:3.0T磁共振成像诊断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准确率为96.15%、敏感度为97.10%,均较CT检查更高(P均<0.05)。3.0T磁共振成像对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L3-4诊断符合率、Ⅱ度符合率、硬膜囊受压和椎间盘变形征象诊断符合率均较CT检查更高,对椎间盘钙化征象诊断符合率较CT检查更低(P均<0.05)。结论:3.0T磁共振成像及CT在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中均可取得一定价值,相较CT,3.0T磁共振成像整体诊断价值更高。
侯艺勇梁礼平黄莹周一帆朱露林郑一玲刘昌建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技术在结直肠癌肺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对肺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23例为研究对象,比较X线、MSCT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效能。根据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评价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效能指标中,MSCT的准确度更高,且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8例肺转移患者中11例(28.95%)病灶数目≥3个,MSCT图像中绝大多数病灶为实性结节,68.35%病灶边缘不光整,81.01%的病灶分叶,54.43%的病灶出现短毛刺,82.28%的病灶呈不均匀强化,长毛刺病灶比例较低,为26.5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癌胚抗原表达升高、肿瘤原发于直肠以及Dukes C期为导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CT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影像表现多样化,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癌胚抗原表达升高及Dukes C期是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行MSCT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意义。
尤云峰程鸿琦周一帆朱露林朱广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结直肠癌肺转移
周围型肺癌肺内炎性肿块患者影像学表现及计算机体层成像诊断鉴别有效性探讨
2024年
目的:探究计算机体层成像(CT)在周围型肺癌与肺内炎性肿块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为数据截取区间,遴选其中本院收治4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46例肺内炎性肿块患者,分析影像学表现及CT诊断鉴别价值。结果:周围型肺癌CT影像密度、边缘、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等表现与肺内炎性肿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参照病变形态分类,对肺内炎性肿块诊断的准确度为71.74%(33/46)、灵敏度为65.22%(30/46)、特异度为68.48%(63/92)。基于病变形态,结合征象、病史修正,修正后对肺内炎性肿块诊断的准确度为82.61%(38/46)、灵敏度为78.26%(36/46)、特异度为80.43%(74/92)。结论:通过CT检查,可为周围型肺癌与肺内炎性肿块鉴别提供依据,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周一帆彭伟生洪美玲侯艺勇曾纬阳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肺内炎性肿块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学表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