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芬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星状神经节
  • 3篇星状神经节阻...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节阻滞
  • 3篇手术
  • 3篇肺保护
  • 2篇单肺
  • 2篇单肺通气
  • 2篇动脉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血症
  • 2篇抑郁
  • 2篇术后
  • 2篇氯胺酮
  • 2篇肺保护作用
  • 2篇肺通气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产后
  • 2篇产后抑郁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1篇杨芬
  • 3篇沈军
  • 3篇魏磊
  • 2篇苏惠斌
  • 2篇谢红
  • 1篇刘海瑞
  • 1篇杨建平
  • 1篇赵建华
  • 1篇魏磊
  • 1篇钱美娟

传媒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胸腔镜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肺保护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将择期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S组)、对照组(C组)和空白组(B组),每组41例。S组麻醉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SGB;C组将局麻药替换为相同体积生理盐水;B组不做穿刺操作。三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记录入室后(T0)、OLV开始前(T1)、OLV开始后30 min(T2)、OLV开始后60 min(T3)、术毕(T4)、拔管后30 min(T5)时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参数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各时间点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以及p H值。分别在T0、T3、T5取静脉血清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超氧化酶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10(IL-10)。记录术后SGB相关并发症及术后72小时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1、T2、T3时S组MAP低于B组、C组(P<0.05);T2、T3时S组HR低于B组、C组(P<0.05)。T2、T3时S组气道峰压(P_(peak))、潮气量(VT)低于B组、C组(P<0.05);T1~T4组间RR、呼末二氧化碳(Et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S组OI高于B组、C组(P<0.05),而Qs/Qt低于B组、C组(P<0.05)。T3和T5时S组SP-A、IL-6、MDA低于B、C组(P<0.05),而IL-10、SOD高于B、C组(P<0.05)。C组和S组各有3例和4例出现穿刺后局部血肿和单侧喉返神经阻滞症状(P>0.05),上述患者均未予特殊处理,于术后24小时内好转。术后72小时内B组有1例出现低氧血症。结论超声引导下SGB对单肺通气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可以显著改善单肺通气患者的OI,减少肺内分流,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赵月韩丽赵李红杨芬谢阳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单肺通气肺保护炎症反应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改善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2023年
目的:通过实时监测沙滩椅位肩关节镜手术病人术中脑氧饱和度(rSO_(2))变化,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改善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GB组与对照组(CN组),各43例。2组均于术侧C6横突前结节水平行超声引导下SGB操作,SGB组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1%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6 mL,CN组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2组病人均采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法行气管插管后机械辅助呼吸。随后改为沙滩椅位进行手术,术中调整通气策略逐渐升高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分别于入室平卧位10 min(T_(0))、SGB后10 min(T_(1))、诱导后平卧位10 min(T_(2))、诱导后沙滩椅位10 min(T_(3))、手术开始P_(ET)CO_(2)35~40 mmHg水平稳定30 min(T_(4))和P_(ET)CO_(2)45~50 mmHg水平稳定30 min(T_(5))时记录各组病人脑氧饱和度(rSO_(2)),记录术中大脑去饱和事件(CDE)发生情况,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T_(3)~T_(5)时,SGB组术侧rSO_(2)均高于CN组(P<0.05~P<0.01);2组间非术侧rS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GB组和CN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术侧及非术侧rSO_(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人术前1天、术后第1天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CD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手术沙滩椅位引起的rSO_(2)水平下降,可通过调整通气后的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得到有效改善,且这种改善在术侧SGB作用更能有效地体现。
袁晨钱美娟赵李红姜文强杨芬谢阳
关键词:肩关节镜手术星状神经节阻滞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脑氧饱和度
姜黄素对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TAK1磷酸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评价姜黄素对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180~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对照组(C组)、肺损伤组(LI组)和姜黄素组(CUR组).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5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CUR组于制备模型前30 min时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LI组注射等容量二甲基亚砜.于滴注脂多糖后12 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AK1和磷酸化TAK1(p-TAK1)的表达,取右上叶肺组织,称湿干重,计算肺湿干重(W/D)比值.结果 与C组比较,LI组肺W/D比值升高,TAK1和p-TAK1表达上调(P<0.05);与LI组比较,CUR组肺W/D比值降低,TAK1和p-TAK1表达下调(P<0.05).结论 姜黄素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的机制与抑制肺组织TAK1磷酸化有关.
魏磊杨芬赵建华杨建平
关键词:姜黄素内毒素血症转化生长因子Β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和Treg/Th17细胞免疫平衡的相关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分娩时疼痛、Treg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比变化、炎性因子Foxp3和IL-17表达变化、产后抑郁4者间的关系,探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炎性因子Foxp3和IL-17表达变化和Treg/Th17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足月单胎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人。S组产妇宫口开2 cm,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下行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注药,舒芬太尼5μg+0.1%等比重罗哌卡因1.5 mg,后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泵内药物配方,舒芬太尼0.5μg/mL+0.08%罗哌卡因60 mL,全程导乐;C组为非镇痛全程导乐自然分娩产妇。产妇宫口开至2、3、5、8、10 cm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分娩时疼痛强度。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产妇产后第3天和第42天抑郁水平。于产妇入院时、产后第3天和第42天,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Foxp3和IL-17浓度。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VAS评分、Treg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百分比、Foxp3浓度、IL-17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和交互效应(P<0.05)。产后第3天和第42天,S组EPD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42天,两组EPDS评分低于本组产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产妇低血压、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疼痛下调Foxp3,上调IL-17,使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致炎症反应加剧,神经元损伤,可能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相关。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分娩镇痛,有效调控Foxp3和IL-17表达,使Treg/Th17细胞比例趋于平衡,有助于降低产后抑�
杨芬苏惠斌魏磊王幸双吴一帆昝莉莉谢阳
关键词:舒芬太尼分娩镇痛产后抑郁白细胞介素17辅助性T细胞
术前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胸腔镜下OLV肺叶切除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SGB;对照组患者不做穿刺操作。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T_(0))、OLV开始前(T_(1))、OLV开始后30 min(T_(2))、OLV开始后60 min(T_(3))、术毕(T_(4))、拔管后30 min(T_(5))时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参数和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各时间点2组患者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以及pH值。分别于T_(0)、T_(3)、T_(5)时,抽取2组患者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记录患者术后SGB相关并发症及术后72 h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_(1)、T_(2)、T_(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显著低于T_(0)时(P<0.05);T_(4)和T_(5)时的MAP和HR与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其他时间点间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患者的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2)、T_(3)时,观察组患者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2组患者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T_(5)各时间点2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2)、T_(3)时的气道峰压(Ppeak)、呼吸频率(RR)显著高于T_(1)和T_(4)时,潮气量(TV)显著低于T_(1)和T_(4)时(P<0.05);T_(2)、T_(3)时,观察组患者的Ppeak、T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1)、T_(4)时,2组患者的Ppea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2组患者的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赵月韩丽赵李红杨芬谢阳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肺保护
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讨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80例,男39例,女41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术中是否滴定获取个体化PEEP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滴定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滴定组从0 cmH_(2)O开始递增至20 cmH_(2)O,PEEP变化梯度为2 cmH_(2)O获取个体化PEEP;对照组PEEP恒定为5 cmH_(2)O并通气至手术结束。记录滴定过程中每个PEEP水平持续1 min时动态肺顺应性(Cdyn),将Cdyn最大时的PEEP定为个体化PEEP。记录俯卧位时(T_(0))、PEEP通气10 min(T_(1))、30 min(T_(2))、60 min(T_(3))、手术结束(T_(4))、拔管后20 min(T_(5))的MAP、HR、CVP,记录T_(0)—T_(4)时平均气道压(Pmean)和Cdyn。T_(0)—T_(5)时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和氧合指数(OI)。记录机械通气过程中去氧肾上腺素使用和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滴定组所获取的个体化PEEP为(12.38±2.67)cmH_(2)O。T_(0)—T_(5)时两组MAP、HR、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0)—T_(4)时两组P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2)—T_(4)时滴定组Cdy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s/Q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_(2)—T_(5)时滴定组O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滴定组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例(25%)vs 3例(8%),P<0.05]。滴定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例(5%)vs 8例(20%),P<0.05]。结论与恒定PEEP 5 cmH_(2)O比较,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滴定个体化PEEP,能够更好地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率,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谢阳杨芬赵李红沈军刘海瑞谢红
关键词:脊柱手术俯卧位个体化呼气末正压老年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S组(61例,采用艾司氯胺酮静脉自控镇痛)和SF组(60例,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尿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救镇痛、术后48 h内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和曲马多用量、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毕即刻、术后24 h和72 h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后3 d、1周和1个月焦虑、抑郁评分。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尿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救镇痛、术后48 h内曲马多用量及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毕即刻、术后24 h和72 h IL-6、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且AS组患者术后24 h和72 h的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SF组(P<0.05)。AS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早于SF组(P<0.05)。AS组患者恶心、呕吐和头晕发生率显著低于SF组(P<0.05)。AS组患者术后24 h和72 h的IL-6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SF组(P<0.05)。AS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1周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SF组(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可减轻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短期焦虑和抑郁,缓解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杨昌建韩丽赵月袁晨杨芬谢阳沈军
关键词:亚麻醉剂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早期康复
TLR3/NF⁃κB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AKI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择期行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80例,年龄42~76岁,体重50~85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D组给予静脉注射Dex负荷剂量0.6μg/kg,15 min后以0.5μg·kg^(−1)· h^(−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至术后24 h;C组以同样方法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全身麻醉诱导前(T_(0))、术毕(T_(1))、术后24 h(T_(2))、术后48 h(T_(3))、术后72 h(T_(4))时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MAP、CVP、尿量,血清中Cr、BUN、IL⁃1β、TNF⁃α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NF⁃κB、caspase⁃3表达水平及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3细胞占比,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 AKI发生率。结果D组T_(1)~T_(2)时心率和MAP低于T_(0)( P<0.05),C组T_(3)~T_(4)时心率高于T_(0)(P<0.05),T_(1)~T_(3)时D组心率和MAP低于C组(P<0.05);两组T_(2)~T_(4)时血清Cr、BUN、IL⁃1β、TNF⁃α水平高于T_(0)(P<0.05),T_(3)~T_(4)时D组血清Cr、BUN、IL⁃1β、TNF⁃α水平低于C组(P<0.05);D组T_(2)~T_(4)时PBMC中TLR3细胞占比低于T_(0)(P<0.05),C组T_(2)~T_(4)时PBMC中TLR3细胞占比高于T_(0)( P<0.05),T_(2)~T_(4)时D组PBMC中TLR3细胞占比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T_(2)~T_(4)时PBMC中NF⁃κB表达水平高于T_(0)( P<0.05),D组T_(2)~T_(4)时PBMC中NF⁃κB表达水平低于C组(P<0.05);C组T_(1)~T_(4)时尿量较T_(0)减少(P<0.05),D组T_(2)~T_(3)时尿量较T_(0)减少(P<0.05),T_(2)~T_(4)时D组尿量多于C组(P<0.05);C组AKI发生率高于D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预处理能显著降低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风险,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3/NF⁃κB及其下游的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谢阳姜文强杨芬沈军谢红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OLL样受体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脑氧代谢和S100B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过程中脑氧代谢和血清S100B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CEA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Ⅱ~Ⅲ级,年龄40~75岁,随机分为SGB组和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SG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同侧SGB,对照组不行SGB。在全身麻醉下行超声引导下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记录全麻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血管阻断前(T2)、血管开放后(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以及T1~T4各时间点颈内静脉球部压力。在各时间点采集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部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jugular venous bulb oxygen saturation,SjvO_(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rterio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AVDO_(2))、脑氧摄取率(cerebral oxygen extraction rate,COER)、乳酸生成率(lactate production rate,LPR)和乳酸氧指数(lactate-oxygen index,LOI)。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时间点颈内静脉球部血血清S100B浓度。记录术后声音嘶哑、血肿、头晕、膈神经阻滞、恶心和呕吐发生率。结果共纳入82例行CEA的患者,SGB组和对照组各41例。SGB组麻醉诱导和手术过程中HR显著低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和手术开始时MAP和HR也较对照组更稳定(P均<0.05)。SGB组SjvO_(2)、AVDO_(2)和COER在T1~T3期间变化较小,而在T4时SjvO_(2)升高,AVDO_(2)和CEOR降低。相比之下,对照组SjvO_(2)、AVDO_(2)和COER在T3时下降,T4时略有回升。SGB组各时间点Sjv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AVDO_(2)和COER均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SGB组(P均<0.05)。两组LPR和LOI在T1~T4期间增高,T3时达最高值,T4时有所下降,对照组T4时与T2时比较差异有�
杨昌建韩丽赵月袁晨杨芬谢阳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艾司氯胺酮剖宫产术后干预对产后抑郁和Treg细胞数量比例、IL-1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泵中对产妇产后抑郁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数量比例、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E组泵中加入0.4 mg/kg艾司氯胺酮,C组未加。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ore,EPDS)评估产妇抑郁程度,计算两组产妇产后第3天和第42天抑郁发生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产妇入院时、产后第3天和第42天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比例,ELISA检测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EPDS评分与Treg细胞数量比例、IL-1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产后第3天和第42天,E组产后EPDS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C组Treg细胞数量比例和IL-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E组Treg细胞数量比例和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EPDS评分与Treg细胞数量比例呈负相关(r=-0.505、-0.503,P<0.05),且EPDS评分与IL-1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24、-0.511,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能通过有效调节Treg细胞数量比例,促使分泌IL-10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预防或减轻产后抑郁。
杨芬魏磊吴一帆沈濛溦昝莉莉苏惠斌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剖宫产白细胞介素10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