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Wiltse入路弹力棒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性1°滑脱
- 目的:探讨应用经Wiltse入路弹力棒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性1°滑脱的手术效果和优缺点方法:采用经Wiltse入路弹力棒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性1°滑脱3例,作为实验组;采用传统技术'滑椎椎弓根和椎...
- 孔清泉刘浩宋跃明
-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
- 胸腰椎骨折鲁克手术失败的再手术被引量:1
- 1998年
- 1987年至1997年,我们收治了15例胸腰椎骨折在外院行Luque手术内固定失败的病人,术后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经影像检查证实椎管前方仍有骨性物压迫,部分病人存在脊柱不稳定。我们采用了椎体部分切除、椎管前方减压、髂骨植骨、椎体钉内固定...
- 蒋仁伟刘浩刘浩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再手术手术失败
- 脊柱转移癌的治疗被引量:4
- 1994年
- 报告经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癌112例,43例(38.4%)未找到原发灶。69例原发癌中,常见的是肺癌10例(14.5%),乳腺癌9例(13.1%),胃肠癌9例(13.1%),甲状腺癌8例(11.6%),肾癌8例(11.6%),食道癌7例(10.1%)。手术治疗为主51例,化疗为主40例,放疗为主10例。分析了临床与X线表现,治疗与预后,认为各种癌脊柱转移的预后不一样,甲状腺癌转移的预后最好,肝癌转移的预后最差,但对同种癌转移而言,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 胡云洲饶书城屠重琪牟志善石道源杨天府李志铭刘浩宋跃明
- 关键词:脊柱转移癌肿瘤转移
-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前期研究被引量:24
- 1999年
- 目的:提出一种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新手术方法——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并通过建立模拟手术模型和评价安全性,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17具人体标本的术前颈椎X线片上作5条辅助线,取右侧颌下切口,根据术前计划,经枢椎椎体-寰枢关节-寰椎侧块方向置入螺钉。在术后X线片上测量螺钉轨道参数,与术前计划参数作t检验。在经寰椎横突上、下缘及枢椎上关节面下缘三个横断面上测量螺钉与椎动脉的距离。统计椎动脉、脊髓及枕颈关节损伤的例数。结果:①术前计划参数:内界角18°±1.4°,外界角33°±3.7°,标准外偏角26°±2.9°,后界角39°±4.1°,标准后倾角24°±2.0°。②螺钉轨道实际外偏角24°±3.5°,实际后倾角27°±4.0°,与术前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经枢椎上关节面下缘的横断面上螺钉与椎动脉距离最短,平均值6mm,最小值3.5mm,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2例枕颈关节损伤。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内固定术互为补充。经应用解剖研究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大的临床实用性。
- 陈坚刘浩
- 关键词:前入路寰枢关节内固定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 矫治短段僵硬脊柱侧弯的一种新方法——椎骨楔形截骨、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术被引量:1
- 1993年
- 作者根据顶椎切除矫正脊柱侧弯和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原理。设计了椎骨楔形截骨、椎弓根短节段固定的方法米矫治短段僵硬脊柱侧弯。矫治的1例病人,侧弯角度(cobb法)术前为48°,术后为15°,矫正率为68.8%,一年后随访,固定段已完全融合,矫正角度丧失3°。此方法最适用于短段锐角且僵硬的侧弯,有矫正率大,脊柱相对稳定而较安全,脊柱短节段固定,融合好,可矫正脊椎旋转等特点。
- 刘浩李志铭饶书城
- 关键词:矫正术脊柱畸形
- 经Wiltse入路弹力棒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性1°滑脱
- 目的:探讨应用经Wiltse入路弹力棒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性1°滑脱的手术效果和优缺点方法:采用经Wiltse入路弹力棒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性1°滑脱3例,作为实验组;采用传统...
- 孔清泉刘浩宋跃明
- 术中照片对判断胸腰段椎弓根螺钉位置的价值被引量:12
- 1993年
- 刘浩饶书城沈怀信李志铭赵长春龙勤林红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外科手术
- 经皮内窥镜髓核摘除联合wiltse入路弹力棒动态固定治疗合并中重度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 目的:探讨应用"椎间孔镜技术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wiltse入路弹力棒动态固定"治疗合并中重度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和优缺点方法:采用上述脊柱微创技术治疗的5例合并中重度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 孔清泉刘浩宋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