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海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镜
  • 3篇气管
  • 3篇气管镜
  • 3篇麻醉
  • 2篇支气管镜检
  • 2篇支气管镜检查
  • 2篇咪达唑仑
  • 2篇纤维支气管
  • 2篇纤维支气管镜
  • 2篇利多卡因
  • 2篇镜检
  • 2篇局部麻醉
  • 1篇推注
  • 1篇雾化
  • 1篇雾化吸入
  • 1篇吸入
  • 1篇纤维支气管镜...
  • 1篇纤维支气管镜...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保定市第二中...

作者

  • 3篇范海霞
  • 2篇牛建明
  • 2篇谭艳辉
  • 2篇董维维
  • 2篇孙莹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咪达唑仑静脉推注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推注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支气管镜检查适应症的240例老年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仅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雾化吸入局部麻醉,实验组患者术前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推注2 mg咪达唑仑。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后支气管镜检查前(T1)、支气管镜检查后5 min(T2)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支气管镜检查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检查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T1时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与T2时HR和S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R、SBP检查前后有明显波动(P<0.05),而实验组检查前后各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7%(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3%(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推注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相比于单独应用利多卡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满意度高而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临床上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
孙莹谭艳辉李润浦牛建明董维维范海霞
关键词:咪达唑仑利多卡因支气管镜
咪达唑仑静脉麻醉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联合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麻醉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需行FOB检查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试验组患者在局部麻醉基础上予以咪达唑仑0.05 mg/kg。记录麻醉前(T0)、FOB进入咽腔时(T1)、进入声门时(T2)、进入支气管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在各个时间点进行镇静评分,记录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知晓程度及检查结束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Ramsay评分随时间的麻醉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T2、T3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2、T3时MAP、HR、SpO2较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2、T3时点MAP、HR均较对照组低(P〈0.05),SpO2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呛咳、躁动、中止检查及操作知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麻醉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联合在FOB检查和治疗中可以减轻心血管反应,减少插管反应及操作时的知晓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谭艳辉牛建明孙莹范海霞董维维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静脉麻醉咪达唑仑利多卡因
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对照组予以环甲膜穿刺注药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损伤,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范海霞
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环甲膜穿刺纤维支气管镜麻醉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