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门脉
  • 4篇断流
  • 4篇断流术
  • 4篇血压
  • 4篇栓塞
  • 4篇门脉高血压
  • 4篇静脉
  • 4篇高血压
  • 3篇高压症
  • 2篇动脉
  • 2篇手术
  • 2篇术式
  • 2篇丝线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胃病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高压
  • 2篇门静脉高压症
  • 2篇门脉高压

机构

  • 7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延安医学院

作者

  • 9篇刘效恭
  • 9篇李宗芳
  • 8篇高寰
  • 7篇韩庆
  • 7篇王英
  • 5篇李国威
  • 4篇刘清峰
  • 3篇蔡根喜
  • 3篇刘振堂
  • 1篇康安静
  • 1篇邓杰
  • 1篇刘清峰
  • 1篇韩庆
  • 1篇王英
  • 1篇王志亮
  • 1篇李宝生
  • 1篇赵一凡
  • 1篇杨小婷
  • 1篇郑光安
  • 1篇王志亮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断流术加胃减动脉术的意义和胃减动脉术式的探讨被引量:1
1997年
设计了丝线胃网膜右动脉枉性栓塞术,用在门脉高压症(PH)断流术中,以进一步减少胃壁动脉的血供、缓解术后胃里局部的静脉高压状态、防止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发展及增加断流的彻底性。以16条PH模型犬为对象,与现存的其它两种术式—胃网膜右动脉主干结扎和胃网膜右动脉主干及其胃支离断(统称为“胃减动脉术”)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即可以克服胃网膜右动脉主干结扎的效果不持久,又能避免胃网膜右动脉主干及其胃支离断的胃壁缺血坏死等弊端。有希望成为在PH断流术中进一步减少胃壁动脉血供的理想术式。
李宗芳刘效恭韩庆王英李国威高寰程颖波耿智敏
关键词:断流术门脉高血压
贲门后方“隧道”分离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6年
报道对12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断流术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70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CD)56例]应用贲门区后方“隧道”分离术的结果。认为贲门区后方“隧道”分离术简单易行、出血甚少,只要严格按照解剖层次进行操作绝对安全。为有效地防止GCVE的严重并发症—异位栓塞和解决栓塞剂用量的个体化问题提供了可能和方便。使PCD操作更为容易、安全,又能保证断流的彻底性及持久性。
李宗芳刘效恭王英高寰李国威刘清峰韩庆王志亮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外科手术
断流术加胃减动脉术后胃粘膜病理学变化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1996年
胃镜、光镜及电镜下观察了门脉高压症模型犬行断流术加胃减动脉术后胃粘膜的病理学变化,并与单纯行断流术组进行比较。结果:加作胃减动脉术组术后不同时期(3天、7天、1月)的胃粘膜损害均明显轻于单纯断流术组。表明在断流术基础上加作胃减动脉术,能够起到防治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作用。
李宗芳刘效恭韩庆王英高寰李国威蔡根喜郑光安杨小婷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断流术门脉高压性胃病
线线胃网膜右动脉慢性栓塞术防治断流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
李宗芳刘效恭王英李国威韩庆刘清峰刘振堂高寰蔡根喜
1、该方法即可以克服胃网膜右动脉主干结扎法的效果不持久,又能避免胃网膜右动脉主干及其胃支离断法(将其统称为“胃减动脉术”)的胃壁急性缺血坏死之虑,是胃减动脉的理想方法。2、加做胃减动脉术助术后内镜、光镜及电镜下的胃粘膜损...
关键词:
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
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制备犬门静脉高压症模型被引量:25
1997年
目的:探索操作简便且效果满意的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通过22条犬进行实验.结果:除1条死亡外.其余21条术后3~4周时门静脉压力升高至2.83±0.66kPa(术前1.33±0.28kPa,P<0.001):胃镜、门静脉造影及病理学检查证实,17条犬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形成,形成率80.95%(其中方法完善后制备的14条、形成率100%),12条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57.14%.1条观察至术后4月.门静脉高压症表现仍然存在.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建立模型周期短、成功率高且质量可靠并较持久.
李宗芳刘效恭王英高寰刘振堂韩庆吴涛蔡根喜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栓塞术丝线
不解剖胆囊三角的顺逆行胆囊切除术被引量:4
1997年
不解剖胆囊三角的顺逆行胆囊切除术李宗芳刘效恭王英高寰刘清峰韩庆自1991年9月以来,我们对43例患者在施行胆囊切除术时,应用钳夹胆囊管、胆囊动脉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解剖分离结扎法。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3例患者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26...
李宗芳刘效恭王英高寰刘清峰韩庆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式
静脉血管TH胶栓塞后的病理学变化被引量:4
1995年
将TH胶分别注入16条犬的小肠系膜及胃网膜右静脉支内,术后1天、4天、1周、2周、3周、2个月、6个月、1年时各选2条取材,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显示:TH胶能通过机械性粘堵和刺激内膜增生、使管腔机化而引起血管持久性闭塞,达到了阻断血流之目的。结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5年~7年的病人、X线平片上见沿胃冠状静脉分支分布的TH胶依然显影良好、远期效果满意的情况,说明TH胶是一种理想的永久性栓塞材料、能被广泛用于血管内治疗。
李宗芳王英高寰康安静张志谦韩庆程颖波刘效恭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栓塞TH胶
丝线脾动脉栓塞术的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为了寻找一种并发症少、安全、简便、易于推广的脾动脉栓塞术,我们用成条的医用丝线作为栓塞材料,在经腹直视下注入脾动脉主干及其1、2级分支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丝线脾动脉栓塞可引起脾脏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缺血,在无大片梗死情况下造成脾脏萎缩、功能减退,并有一定量的正常脾组织残留。本文报告了丝线脾动脉栓塞术的实验资料和初步临床应用结果,并和传统脾动脉栓塞术进行了比较。
李宗芳刘效恭王英高寰李宝生李国威韩庆刘清峰王志亮刘振堂赵一凡邓杰马合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疗法
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十年经验总结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对近十年来作者首创的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GCVE)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进行回顾总结。着重介绍了GCVE的设计原理、异位栓塞的防止及手术操作要点。并对2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一月内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为2%,并发异位血管栓塞3例(1.2%);术后一、三、五年存活车分别为97.3%、88.4%、80.8%。认为该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死亡率低,并发症少。远期效果满意,手术适应症广等优点。
刘效恭高寰王英李国威李宗芳韩庆刘清峰
关键词:胃冠状静脉栓塞外科手术门脉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