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念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2篇修补术
  • 2篇术后
  • 2篇腹股沟
  • 2篇腹股沟疝
  • 2篇腹膜
  • 2篇腹膜外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新生儿
  • 1篇修补手术
  • 1篇修补术后
  • 1篇修补术后复发
  • 1篇腰疝
  • 1篇婴儿
  • 1篇造口
  • 1篇造口旁疝
  • 1篇造口术
  • 1篇诊疗经验
  • 1篇日间手术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石念
  • 5篇罗文
  • 5篇柯文杰
  • 5篇段鑫
  • 5篇王勇
  • 1篇王育继
  • 1篇邢福中
  • 1篇熊晓峰
  • 1篇余雷
  • 1篇冯杰雄
  • 1篇刘黎黎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足月新生儿及小婴儿自发性肠穿孔的特点和手术方式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分析足月新生儿及小婴儿自发性肠穿孔(spontaneous intestinal perforation,SIP)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为该阶段患儿SIP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的320例新生儿及小婴儿(<3个月)肠穿孔病例,筛选出符合SIP定义的8例手术患儿,回顾分析其肠穿孔特点及手术方式.结果 6例患儿术前有腹泻病史.穿孔处位于回肠对系膜缘,距离回盲部3~25 cm,穿孔直径3~10 mm.8例中有2例表现出多处穿孔,分别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和肠造瘘术.6例单处穿孔者,1例行肠造瘘术,5例行肠修补或肠切除、肠吻合术.肠造瘘患儿有1例术后3周出现瘘口狭窄及肠粘连性梗阻,行粘连松解及关瘘手术,另1例术后伤口感染.一期手术病例均顺利康复.结论 足月儿SIP发病前多有腹泻表现.除穿孔及临近穿孔处肠管外,肠管病变局限.术中宜根据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实施一期手术安全可行.
熊晓峰邢福中石念余雷刘黎黎王育继冯杰雄
关键词:新生儿肠穿孔外科手术
成人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单中心诊疗经验及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分析成人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开展的相关情况,系统探讨日间手术诊疗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成人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日间手术中心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常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患者共1443例,精细化管理模式患者共1346例,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不同日间诊疗管理模式下患者各1000例,分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日间诊疗管理模式)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日间腹股沟疝手术模式)。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层观察不同术式下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24 h延迟出院率、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疼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24h延迟出院率(0.6%)明显低于对照组(3.7%)(P<0.05)。2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血清肿、局部瘀斑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亲密关系为孤独关系的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最高,予以改善睡眠、抗焦虑及抑郁后可有效缓解慢性疼痛。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切口出血及疝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TEP术式下出院后3个月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Lichtenstein术及开放腹膜前修补手术下,24 h延迟出院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Lichtenstein及TEP术式下,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3种术式下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时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规范化及个体化的诊疗模式,可有效保证日间手术的安全、顺利开展和推广,避免和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日间手术的感受性和满意度。日间手术术前准确评估患�
罗文王勇段鑫石念柯文杰武英翔杜晨阳雷啸天
关键词:日间手术疼痛
造口旁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造口旁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128例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128例患者中32例术后复发,术后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3.8%,24.8%,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造口肠管类型、预防性造口移位及手术方式是造口旁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合并COPD、预防性造口移位、手术方式是造口旁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造口旁疝修补手术后复发与患者的BMI、合并COPD、是否进行预防性造口移位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杜晨阳王勇罗文段鑫柯文杰石念武英翔
关键词:结肠造口术复发
颈部巨大淋巴管瘤治疗
目的探讨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治疗对策。方法对我科治疗的7例颈部巨大淋巴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手术切除,4例手术切除+OK432注射。结果2例淋巴管瘤完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转口腔科治疗,4例部分切除+0K432注射。部分切...
易斌石念
文献传递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Sublay治疗腰疝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Sublay(TES)补片修补治疗腰疝的优势,分析腰疝修补术后的并发症。方法68例腰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Sublay组30例和TES组38例,患者均使用轻质大网孔补片。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6 h进食流质饮食情况、术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周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术后腰疝复发情况。依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为分并发症组22例和无并发症组46例。分析腰疝术后并发症特征。结果与开放Sublay组比较,TES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更早、术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VAS评分更低、术后6 h恢复进食比例更高、术后住院时间缩短、2周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比例增加、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所有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周期内均未复发。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年龄≥60岁、继发腰疝、疝囊直径≥5 cm、术前嵌顿、开放Sublay、手术时间≥100 min、术中出血量≥10 mL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TES修补术治疗腰疝比开放Sublay修补手术具有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更加安全、有效。
杜晨阳罗文王勇段鑫柯文杰石念武英翔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经Petit三角区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用于成人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78例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Petit三角区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技术联合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为初发嵌顿疝,均在TAP阻滞下松解嵌顿疝环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 78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35.2(30~70)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0(1~7)d。术中发现小肠及系膜嵌顿40例,结肠嵌顿7例,网膜嵌顿24例,腹膜前脂肪嵌顿6例,阑尾嵌顿1例。术后3例病人出现伤口脂肪液化,4例阴囊皮肤淤斑,2例阴囊血清肿,无补片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病例。术后随访8(1~12)个月,随访率100%,手术侧均无复发,对侧新发腹股沟疝3例,无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 经Petit三角区TAP阻滞技术联合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嵌顿疝病人尤其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的治疗具有优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罗文王勇段鑫石念柯文杰杜晨阳武英翔
关键词:腹股沟疝嵌顿疝腹横肌平面阻滞超声引导LICHTENSTEIN手术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手术治疗成人腹壁疝
2024年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运用完全腹腔镜下腹膜外修补技术手术治疗的31例腹壁疝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 h恢复进食,12 h下床活动;术后2 d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2.0分;术后3 d时复查腹部CT并拔除创腔引流管,所有患者均未见局部明显血肿发生;术后7 d时所有患者均未见局部伤口感染及脂肪液化发生。术后随访时间6~4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未见疝复发、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发生。本研究显示完全腹腔镜下腹膜外修补技术安全有效,是治疗成人腹壁疝疾病的又一种很好的技术选择。
罗文王勇杜晨阳段鑫石念柯文杰武英翔雷啸天
关键词:修补手术完全腹腔镜腹膜外腹壁疝腹部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