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玲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分析——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被引量:3
- 2023年
-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跨域、跨界协同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适切性。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对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而言,规制性要素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为规制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守约是其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制度固化及价值间距是致其弱化乃至消退的两大主因。在建立和发展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外部政策支持系统和配套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在共识基础上进行共治,方可优化其结构,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合法性,以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目标。
- 陆启光韦瑛魏玲玲
- 关键词:协同学
- 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理论技术体系与研究框架构建
- 2022年
- 国家公园的游憩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允许访客进入国家公园的特定区域开展游憩活动。对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需要以中国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国外理论技术体系可知:中国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问题,游憩产品、游憩服务和游憩管理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问题等,因此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框架可从认识论维度与方法论维度来构建:在认识论维度上,是由主体到认知再到行为层面的立体结构;在方法论维度上,则是游憩利用与生态保育、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三者之间的联动发展体系。图2表2参30。
- 薛芮阎景娟魏玲玲
- 关键词:国家公园游憩旅游管理生态文明
- 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浙江地名文化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地名凝聚着人们对地方的共同记忆和对地方的亲切体验,具有一种潜在的文化能量。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地名文化是文化生态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对生态文化整体建设来说发挥着应有的独特作用。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地名文化意识缺失,地名西化和不规范等现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野出发,指出地名文化的意义、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揭示浙江省地名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文化生态学观念,加强对地名文化保护的研究,健全地名文化保护制度和保障机制,利用有效载体展开立体式、互动式传播与交流,促进浙江省地名文化的生态化建设。
- 魏玲玲魏玲玲阎景娟
- 关键词:地名文化文化生态文化保护
- 试论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被引量:1
- 2011年
-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已较为稳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凸显。文章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和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其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对策和建议三大方面来阐述。
- 魏玲玲史冬辉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
- “两山”理念视域下“文旅融合 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湖州为例被引量:10
- 2021年
- 通过研究浙江湖州在践行"两山"理念特别是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四个‘文旅+’牌""四个‘A+B模式’""四个促进"三大方面结合实例展开剖析,最后提出运用科技"活化"乡村文化、通过体验"丰富"农耕艺术、借力发展"践行"绿色生活三个发展建议,以期为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更优的发展样板与发展模式,输出"浙江经验"与"浙江模式"。
- 徐达鲍铭铭陈希帆魏玲玲
- 拐卖犯罪与“后拐卖”研究的关系地理学探新被引量:1
- 2022年
- 在地理学视角上,拐卖犯罪是一种非正常的人口迁移活动。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关系转向兴起,关系地理学给拐卖犯罪研究提供一种多元、复杂、动态的拓扑关系逻辑,有助于探究拐卖犯罪现象和相关主体间的关联性与过程性。以关系地理学为视角,首先梳理关系地理学在拐卖犯罪问题上的理论张力,获得关于拐卖犯罪的关系地理学基本认知;然后从空间、地方、主体性内涵上解构拐卖犯罪以及“后拐卖”情境,进而以此为依据,总结和建构关系地理学嵌入拐卖犯罪治理与后拐卖发展干预的研究逻辑。研究发现,父权文化下的“性别”和“身体”为拐卖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市场”,作为最小的空间尺度,身体的实践是研究拐卖犯罪的重要入口,在拐卖犯罪活动所构成的关系网络中,存在着空间性的身体规训和权力割裂。同时,拐卖犯罪会带来多元的历时的影响,被拐儿童和妇女在后拐卖情境下会存在地方关系和主体间性的重构。拐卖犯罪治理与后拐卖发展干预都需要引入关系地理学视角,以“关系”视角打通逻辑思路框架。
- 薛芮陈慧魏玲玲
- 关键词:身体
- 地方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地方高校的发展要以地域特色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为立足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应用型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在新形势下寻求突破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分析了应用型学科的内涵、与理论型学科之间的联系、对于地方高校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困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从深耕地方产业、优化转化路径、鼓励学科交叉以及共建共享共管平台等四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应用型学科发展的路径。
- 魏玲玲蒋超刘超
-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学科学科建设
- 论学科专业一体化的生态启示
- 2022年
- 学科与专业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承担了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学科与专业是一体化发展的共同体。文章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解构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生态特征,从而得出学科专业一体化的生态启示:学科与专业互为相融,两者相互支撑;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鼓励学科与专业广泛交叉;合理看待学科专业结构,扶强也需扶弱;尊重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外部干预需把握尺度。
- 蒋超魏玲玲
- 关键词:生态
- 浙江安吉竹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 2024年
- 【目的】作为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文化是各种与竹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总和。离开生态文化谈竹文化,缺乏理论基础;离开竹文化谈生态文化,影响说服力。该文尝试拓展新时代浙江安吉竹文化传播路径。【方法】运用传播学理论构建竹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对竹文化传播进行学理分析。【结果】竹文化传播体系可细分为传播主体子系统、传播渠道子系统、传播受众子系统、传播内容子系统、传播效果子系统。【结论】该文提出新时代浙江安吉竹文化传播的着力点:开展竹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发掘竹文化传播物质载体、推动竹文化传播社会参与、构建竹文化传播评价体系。
- 刘志博李硕李兴宋婷邱娇魏玲玲
- 关键词:竹文化
- 构建高校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的学科生态被引量:4
- 2020年
- 文文探讨高校党建、学科建设、学科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构建高校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的学科生态是推动社会主义办大学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学科组织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科建设硬实力的必然要求。文章认为构建高校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的学科生态路径有:夯实学科"双带头人"的党建组织模式、鼓励学科之间党内结对交叉的运行方式、营造党建文化引领学科文化的学术氛围、建立党建要素合理纳入学科的评估机制。
- 蒋超魏玲玲
-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