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学锋

作品数:5 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最小混相
  • 3篇最小混相压力
  • 3篇混相
  • 3篇混相压力
  • 2篇解析法
  • 2篇计算方法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藏
  • 1篇闪蒸
  • 1篇数学模型
  • 1篇酸性气藏
  • 1篇气藏
  • 1篇锥进
  • 1篇细管实验
  • 1篇含水

机构

  • 5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杨学锋
  • 3篇郭平
  • 2篇杜志敏
  • 2篇王颖
  • 1篇陈军林
  • 1篇李传亮
  • 1篇黄时祯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细管模拟确定混相压力影响因素评价被引量:27
2004年
细管实验是确定混相压力最准确并能实现具有重复性结果的实验方法。以国内某实际油藏注CO2 混相驱替为例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 ,模拟不同细管长度、细管直径、细管孔隙及驱替速度等对混相压力的影响 ,揭示了在细管实验中不同细管参数选取给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 ,从而有助于很好地指导细管实验 。
杨学锋郭平杜志敏陈军林
关键词:细管实验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因素
应用系线解析法计算最小混相压力被引量:8
2004年
混相压力是确定油藏能否实现混相驱的重要依据 ,确定混相压力的方法很多 ,但每种方法由于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此提出了一种能广泛适用并准确计算混相压力的新方法———系线解析法 ,它具有计算方法简单、用时少、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文章首先介绍了负向闪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此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系线解析法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系线解析法求解混相压力的原理 ,然后应用系线解析法求解了四组分系统的混相压力。计算结果表明 ,与其它方法相比 ,系线解析法确定的混相压力更准确 ,更可靠。
杨学锋郭平杜志敏
关键词:混相压力计算方法数学模型
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混相压力是确定油藏能否实现混相驱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要介绍经典的确定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的原理,引入一种新的计算混相压力的方法,即系线解析法,解释其计算原理,对计算过程进行探讨,应用这些方法求解四组分系统的混相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与经典的计算方法相比,系线解析法不仅能反映气驱油的多级接触和相互传质过程,且能准确可靠计算混相压力。
杨学锋郭平王颖李军
关键词: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混相压力
酸性气藏气体粘度预测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根据酸性气体粘度的预测方法,对比了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经验公式和图版法在预测酸性气体粘度时的准确性。同时,利用酸性气体对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进行有效性校验。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预测模型误差较大,而LBC经验关系能较准确地确定酸性气体的粘度。
杨学锋林永茂黄时祯王颖张勇
底水油藏的压锥效果分析被引量:50
2006年
底水锥进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底水锥进常常使油井过早见水、含水上升迅速、产量递减加快。关井压锥是人们常常想到的抑制底水锥进的方法之一,但压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压锥效果差的原因:底水锥进的动力为油井的生产压差,水锥动力强,水锥速度快,而压锥的动力为地层的水油重力差,压锥动力弱,压锥速度慢。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压锥效果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压锥后油井的含水快速升高至压锥前的水平,油井产量虽略有提高,但与压锥期间油井关井损失的产量相比,仍然得不偿失。建议矿场上不要采用关井压锥的方法来克服底水锥进带来的不利影响。
李传亮杨学锋
关键词:油藏底水锥进含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