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心病
  • 6篇基因
  • 6篇冠心病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血管
  • 4篇心血管
  • 4篇心脏
  • 4篇疗法
  • 3篇转导
  • 3篇腺病
  • 3篇腺病毒
  • 3篇基因转导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肺炎
  • 3篇肺炎衣原体
  • 2篇心血管病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病

机构

  • 18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作者

  • 18篇李建军
  • 14篇李庚山
  • 5篇夏豪
  • 4篇王晋明
  • 4篇黄从新
  • 2篇许家俐
  • 2篇江洪
  • 2篇王腾
  • 1篇唐其柱
  • 1篇陈江斌
  • 1篇胡成林
  • 1篇上野光
  • 1篇蓝景生
  • 1篇徐红新
  • 1篇方春红
  • 1篇黎明江
  • 1篇陈芳
  • 1篇杨波
  • 1篇李艳

传媒

  • 4篇现代诊断与治...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第五届心脏学...

年份

  • 1篇2001
  • 6篇2000
  • 8篇1999
  • 3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转导心脏的方法学研究
1999年
目的 探讨经自制针型导管心肌内注射 (下称心肌注射法 )、经冠状动脉灌注 (下称冠脉灌注法 )及经心房穿刺心包 (下称心包注射法 ) 3种方法导基因入心脏的可行性及利与弊。方法 选成年杂交犬 1 5只 ,将含有同等剂量携带有细菌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约 1× 1 0 9pfuAdex1SRLacZ) ,经心肌注射法、冠脉灌注法及心包注射法 3种方法导基因入心脏。术后 3d处死动物 ,组织化学法分析lacZ基因在心包及心肌中的表达。结果 冠脉灌注法导基因入心脏后 ,lacZ基因在心肌中呈点或小片状表达 ;心肌注射法导基因入心脏后 ,lacZ基因沿注射轨迹成块或片状表达 ,心包注射法基因导入心包后 ,犬心包脏层、壁层及脏层下心肌均可见散在的lacZ基因表达 ,而使用同样的 3种方法注射对照腺病毒 (Adexlw)至犬心肌及心包 ,均未见lacZ基因表达 ;心肌注射法导基因入心脏的同时 ,心肌中可见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 ,而冠脉灌注法及心包注射法导基因入心脏后则未见心肌中炎性细胞浸润 ;冠脉灌注法导基因入心脏的同时 ,肝脏组织中检测有散在的lacZ基因表达 ,而心肌注射法及心包注射法则不然。结论 心肌注射法、冠脉灌注法及心包注射法这 3种导基因法是基因导入心脏的可行性方法 ,且各有利弊 。
李建军李庚山黄从新夏豪许家俐王晶王腾
关键词:腺病毒
直接骨骼肌基因转导在基因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3
1999年
导基因入心血管系统为诸多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选择合适的导基因靶组织是实施基因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研究表明,以骨骼肌为靶组织的直接基因转导,可获得肌性和非肌性蛋白的稳定表达,本文拟就直接骨骼肌基因转导在基因治疗中的价值作一概述。
李建军夏豪李庚山
关键词:基因治疗骨骼肌心血管病靶组织
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促进皮下血管新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入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导入皮下促进血管新生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2 5G 1ml注射器将 0 .2ml含有 1× 10 9pfu( plaqueformationunit)腺病毒AdexCAhVEGF165注入小鼠腹部正中皮下。对照组注入对照腺病毒AdexCAlacZ于小鼠皮下 ,15天后处死动物 ,组织学切片随机观察皮下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结果 观察组皮下组织可见大量新生血管。每平方毫米含 2 2 0± 44个毛细血管 ,较对照组每平方毫米 70± 14个增加约 3倍 (t =8.4,P <0 .0 1)。结论 VEGF导入皮下可增加皮下组织毛细血管数量 ,可望用于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方春红李建军徐世正
关键词:基因导入VEGF
双球囊导管法基因导入血管的实验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双球囊导管法腺病毒介导性基因导入犬股动脉的效率及时间曲线。方法 选成年杂交犬 2 0只 ,经股动脉分支逆行插入 7F双球囊导管至髂动脉 ,采用气囊法剥脱血管内皮后 ,充盈双球囊 ,经球囊间侧孔注入 0 3mL约含 3 0× 10 9pfu的含有细菌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入间腔 ,培养 30分钟。术后 1、3、7、14、2 1、2 8及 35天处死动物 ,组织化学分析法检测lacZ基因在股动脉的表达。结果 导入基因后 2 4小时即见lacZ基因在血管内膜表达 ,7天达高峰 ,持续 4周左右。高峰时 ,培养间腔血管内侧近 10 0 %表达了外源基因 ,深度达血管中膜 2 /3。结论 双球囊导管法腺病毒介导性基因导入犬股动脉呈高效及一过性特点。
李建军黄从新李庚山上野光竹下彰
关键词:腺病毒基因导入基因疗法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研究现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ischemic coronary shndrome)是冠心病的特殊疾病谱,它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是导致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与发...
李建军李庚山
关键词:斑块破裂炎性细胞浸润粥样斑块纤维帽冠状动脉内超声
文献传递
腺病毒介导性基因导入血管新生内膜
2000年
李建军黄从新李庚山竹下彰上野光
关键词:腺病毒
核因子-κB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30
2000年
新近研究发现 ,NF κB也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中 ,并与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李建军李庚山
关键词:冠心病转录因子核因子-KB动脉粥样硬化
活体基因转移心脏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9年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近年来引人注目,心肌细胞作为基因转移的重要靶细胞亦倍受重视。活体基因转移心脏可望成为多种心脏疾病治疗的新途径。本文拟就活体基因转移心脏之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李建军李庚山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基因疗法心脏转移
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8
1999年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为动脉壁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成份、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和遗传等诸多因素间一系列复杂作用的结果,然其始动因素尚不完全清楚。现有研究证实,感染因子与AS及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可能是AS发生的始动因...
李建军李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家系分析
1998年
目的高胆固血脂一家系调查。调查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三代共20名成员,其中包括一对孪生兄弟的患病情况。结果提示HF患者共8例。总患病率为40%,男性患病率为54.5%(6/11),女性患病率为22.2%(2/9),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本例FH的家系特点为:①血清总胆固醇(TC)从儿重期始有增高,且随年龄的增长有增高趋势;②家系中一对单卵双生的孪生同胞均为患病者,其后代亦有TC增高;③先证者41岁起即以典型的卧位型心绞痛起病,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三支冠状动脉多处严重狭窄,似提示FH家系中的冠心病患者发病早且病变严重。
李建军王跃玲胡成林陈江斌王晋明许家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系调查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